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1374阅读
  • 193回复

硬盘音乐播放,支持24BIT/192KHZ ,目前来说,你倾向选择哪种方式?为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anyue
只看该作者 100 发表于: 2012-02-24
回 98楼(xiaoye5891) 的帖子
需要实验,不能想当然,特别是到了声音的时候,一颗接插接,一小段线材,一只电容,带来是声音变化,可能是听者瞠目结舌的。

如果,发烧友把理解和对待高端CD一样的心态来面对MAC/PC HIFI,CD的路就可能真是到头了,呵呵
享受生活,轻轻松松玩音响
玩音响,玩的就是电流和振动。
离线xiaoye5891
只看该作者 101 发表于: 2012-02-25
技术原理都是相通。HIFI也不可能有什么玄学。
人听到的声音都是模拟的,模拟最容易受干扰和出现损耗的,所以用好的电容、插接、线材用在模拟端才会有明显的效果提升,比如音箱上、功放内。

而在数字信号领域,由于已有很成熟的数字校验码技术和通信协议技术,你见过谁在网上下载的软件或音频文件的二进制码是有差别的?下下来都能用,效果是一样的。如果有错误,在下载的过程中就会报错了或者停止,并会重新提示下载。CD为什么需要很好的CD转盘来读数据?就是因为CD上没有数据差错的校验码,读的数据有错的话,CD机是不知道的。而CD-ROM则不同,你用张光盘在光驱中,如果数据出错是读不下去的,光驱会提示数据错误。
不信你从CD-ROM拷贝的一个文件放在两个硬盘上,二进制比较软件比如compare软件进行逐bit比较,绝对是分毫不差的。

另外mac mini 的电源是80瓦的,不知道用什么电源可以来换?要换电源也只是换解码器的电源吧。解码器内既有数字电路也有模拟电路,换电源效果是很明显的。

你说的EVO USB转同轴声卡,估计也是替代了主机上的集成声卡,让数字音频信号直接从EVO中输出。而以前如果是通过主机上的光纤(比如MAC MINI的光纤头),那肯定是经过了MAC MINI声卡数模转换一次后,又转换成数字信号再通过光纤传输出来的,这样的效果肯定很差,用EVO 声卡之后,效果的提升也会很明显。
离线xiaoye5891
只看该作者 102 发表于: 2012-02-25
LINN 新出的 DS系列即使通过TCP/IP原理(用网线传输音频数据),保证了CD机上的jitter问题不会出现。TCP/IP网线,是必须确认上一个数据包毫无差错的接收,才会发送下一个数据包。原理上,这DS的效果是肯定会比CD机好的。但是,我们在电脑上的音源都是通过高速光驱抓轨下来,光驱读取CD时的错误时很多的,造成大家存储在硬盘上的WAV文件与CD原盘是有数据出入的,大家都说电脑上放音乐音质偏薄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linn不仅推出了DS,还推出了网上音乐商店,可以通过LINN网站直接在网上购买下载音乐。注意,这个下载的音乐同样是走TCP/IP协议,可以保证下下来的音乐文件与linn官网商店上的文件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任何差错。 进一步来说,就是大家用解码器放音乐时的,大部分音乐文件本身就是不精确数据的CD原盘文件。只能通过类似linn这种官网上提供的音乐文件才是原汁原味的。

不信,大家用一台好转盘通过,通过高端录音设备(比如sony D50以上规格的录音笔),用光纤录音到设备中,去比较一下,同一张CD通过光驱抓轨得到的wav文件,在音质上是有差别的,转盘光纤录音得到的音乐文件音质要厚实一些。
离线xiaoye5891
只看该作者 103 发表于: 2012-02-25
回 97楼(caowilly) 的帖子
caowilly 兄,用这么好的emu 1616声卡做数字输出???太浪费了吧。呵呵,这声卡很好的啊。
EMU 1616是带PCI卡的。PCI卡内有数模转换功能,你换电源对音质有影响也很可能是源自于此。
建议你找老赵的EVO HIFIPC  USB声卡试试看,这个声卡只做数字处理没模拟电路,你再换换电源,如果你说的那种换PC主机电源的区别依然存在,那么我上面所有所的一切理论都是错误的。如果没有区别,则证明电源对数字信号的影响是微小的。(不排除数字信号,受到大的电磁干扰,数据完全变形的可能,但这几率很小)

USB转同轴声卡,不过是将USB通信协议中的数据校验层、地址层给剥离,把其中的有效数据提取出来通过同轴接口传输出去而已,很简单的技术。
离线caowilly
只看该作者 104 发表于: 2012-02-25
回 103楼(xiaoye5891) 的帖子
xiaoye5891兄,那些理论只知皮毛,说不清,只是实践上偶对USB口转同轴到解码器的声音不太满意,才想到上专业声卡。EMU1616M同轴输出应是纯数字,电脑、声卡干扰应该非常小,信噪比很高,声音很纯净。同意数字传输没有偏差的说法(理论上),实践上似乎有差别,比如5元的USB线和500元USB线,原因留给专家解决吧。
离线xiaoye5891
只看该作者 105 发表于: 2012-02-25
恩。
500元USB线与5元钱的 USB线的差别是存在的,就是数据出错的概率5元的更高。
但相对来说,数字信号线在不同价位线材上的音质效果差异,不如 模拟信号线(RCA音频线)不同价位效果差异来的明显。
所以世面上有很多很贵的模拟信号线,但数字线就少了,甚至技术最复杂的HDIMI线也没像 高端电源线、RCA线来的那么贵。
离线kanchow
只看该作者 106 发表于: 2012-02-25
热闹呢
我也来说说
大家有没有发现:AIFF格式,在同是PCM编解码模式、24bit 192Khz的情况下,比特率比ISO高
M2A3 & Goodmans
离线caowilly
只看该作者 107 发表于: 2012-02-25
回 106楼(kanchow) 的帖子
这个倒没注意。比较过ISO直接播放与转换成AIFF格式,声音一样,所以很久没转换了。
离线glpttlb
只看该作者 108 发表于: 2012-02-26
讨论原理是厂商做的事,买台mac回家自己试验也不是什么难事,选自己喜欢的就对了。
离线kanchow
只看该作者 109 发表于: 2012-02-26
回 107楼(caowilly) 的帖子
同在foobar2000上播放就已经不一样
升级foobar2000为1.1.11版 用foo_input_sacd-0.4.5试试就清楚
不建议升级为高于foo_input_sacd-0.4.5的版本,高版本的0.4.6和0.4.7、尤其是0.4.8不怎么稳定。
M2A3 & Goodmans
离线kanchow
只看该作者 110 发表于: 2012-02-26
我认为:播放器硬件不同(比如使用IBM book或者MACbook),用料和设计上的差异,表现肯定会有落差,不单单因为播放软件的原因。
M2A3 & Goodmans
离线xiaoye5891
只看该作者 111 发表于: 2012-02-26
回 110楼(kanchow) 的帖子
播放器硬件一定要区分成 数字电路 和 模拟电路 两部分来看。
你用IBM BOOK或者MAC BOOK,不外接USB数字接口的声卡,直接用它门的声道输出口,出来的声音肯定有差别,因为集成的声卡不同。
但如果只是将IBM 笔记本和MAC BOOK当做读取硬盘上音乐的数据源,在数字USB口上输出的数据是很难有什么区别的。数字处理器就是01精确的高低电平信号,一块CPU里面的硅片集成的数字晶体管集现在都上亿了,都是nm级的技术,何谈什么用料啊?

主机侧都是数字电路,真没什么用料考究一说的。数字电路的性能就是 执行任务速度的差别,只有能用、不能用之分,没有好坏程度的。就跟你在电脑光驱上读CD-ROM一样,要么把数据完整的读出来,要么就提示‘数据读取错误’不能读了。
有这些精力去整主机,不如 花精力在外置声卡的 电源、电容、解码芯片上来。
离线xiaoye5891
只看该作者 112 发表于: 2012-02-26
回 106楼(kanchow) 的帖子
“大家有没有发现:AIFF格式,在同是PCM编解码模式、24bit 192Khz的情况下,比特率比ISO高 ”

这肯定要高的。
原盘CD的ISO是 44.1KHz的,16bit采用率,升频到24bit 192khz,码率高太多了。如果是从ISO通过升频到192Khz,其实没什么意义,多出来比特率要么是通过计算机录入‘空白’数据进去的,要么是先将ISO信号转成模拟波形,再通对模拟波形进行192Khz的采样,反而音质有失真了。

大家去linn的官网上买些真正的192Khz的音频文件下下来听吧,那才是真的高码率录制的音乐。 TCP/IP + 192KHz码率 是现在最高质量的数据源,可惜能调好这么高码率的解码器,好像没多少,即使有。。。人的耳朵也难适应,很容易累(细节太多了)。其实44.1KHz对人耳来说已就够用了。

哪天唱片公司把所有新的、老的音乐母带进行192Khz编码,并将编码的音频文件放置网上供大家购买下载。哪天就是CD时代的终结。当然也是音乐人的噩梦,,,,赚不了钱了。。。。so,互联网时代,CD能存活到今天,也是拜托了唱片公司坚持的商业模式,并不是技术不能替代CD。  
离线xiaoye5891
只看该作者 113 发表于: 2012-02-26
大家想想,同样类似的AV系统,蓝光机最贵的也为何不足万元,与CD机数万元的设备来比,为何价格差距那么大?

因为蓝光、DVD是后于CD推出的技术,DVD、蓝光盘都有防止数据读取出错的数据校验码,而CD没有。所以CD需要好的转盘、好的光头和准确的时钟来读取数据,这样造价自然就高了,不同的转盘播放出来的音质也会有区别。

想想吧,蓝光一张盘数据量是一张CD的数百倍,一部电影或演唱会的数据量远高于CD,如果按照传统CD机的思路,对转盘、光头、时钟的要求应该要高得多,设备应该也要贵的多。而事实是,蓝光机便宜得多。

因为DVD有校验码,蓝光机的转盘可以用很便宜的,也能保证完全正确的读取光盘的数据。但是这些蓝光机一放CD,音质就超烂,因为CD无校验码,读错了数据也不知道,蓝光机DVD转盘的劣势就暴露出来了。

也因此,用蓝光机、DVD放CD的各路神仙们,就别指望什么好音质了。找个有USB口的解码器或播放设备,接上USB硬盘,播放出来的效果比直放CD应该会更好的。
离线glpttlb
只看该作者 114 发表于: 2012-02-26
“如果只是将IBM 笔记本和MAC BOOK当做读取硬盘上音乐的数据源,在数字USB口上输出的数据是很难有什么区别的。”
这点我想是不是忽视了mac os和windows内核的区别,mac os是基于unix的,其稳定性和效率非windows能比,这也就是大多数专业音乐处理机构使用mac os的重要原因。另cpu相同,并不代表设计和架构就是一样的。
补充一下,楼上认为播放音乐对cpu要求不高atom即可,就拿离我们最近的来说。近来比较热的 简听 播放器,作者的要求是:若要完全发挥简听的能力,需要四核或更高级的处理器。
离线xiaoye5891
只看该作者 115 发表于: 2012-02-26
回 114楼(glpttlb) 的帖子
回楼上。
稳定性是是对于制作音乐来说,因为要先录音,将录下来的模拟信号,进行译码成数字信号,这个过程为了保证质量,需要很好的稳定性。但并不是因为windows做不好,是因为window上的应用软件太多,为了保证最好的兼容性,所以系统架构更复杂,也更脆弱。而MAC OS因为是unix内核,系统架构简单,容易掌控而已。你再去找找看,很多专业处理机构,里面也用windows的,不过不是我们平时用的那些版本,一般都是 windows server 服务器版本,稳定性与unix差别不大。

“CPU相同,并不代表设计和架构是一样的”???
我晕,你可知道,设计一个CPU、设计一个芯片架构的代价有多大么?先别说设计了,就一个用来生产芯片的光照掩膜都得几百万美金,然后到生产、封测、上市,这些过程没1000万美金想都别想。在加上设计和上层的软件兼容,都得动用一个产业数千的人力去努力。中国的龙芯做了十多年,最后还是失败了,只能找MIPS公司买架构,这个架构授权的费用就是几千万美金。就是门槛太高。像苹果以前的power CPU处理器后来也宣告失败,用了intel的。 现在世界上芯片架构只有这几种,X86(intel、amd),ARM(高通、MARVEL、三星、apple),MIPS(机顶盒sigma 高清播放机都是用它的)、IBM powerPC(PS3、任天堂游戏机、军工、以前的老APPLE电脑)。  你想想吧,一颗CPU芯片内部的晶体管数亿个,连数都数不过来,更别说设计电路图了。     如果你说APPLE的cpu真的是定制的,你在mac mini上肯定不能直接装各种版本的WINDOWS系统,除非用虚拟机。所以apple早年的POWER PC电脑都只能用Mac OS系统,根本没法用windows的。为了与微软对抗,苹果就把方向设定为面向图形工作站和音乐制作等专业领域,你看到很多专业音乐处理的用apple机,大多是基于历史的原因。jobs回apple后,就把CPU改为intel的,同时兼容windows,才恢复了PC界的地位。 所以你用的MAC上的CPU处理器,绝对不可能是定制的。

一个ATOM 1.6GHz以上的芯片,放高清10Mbps的码率都能轻松解决,更别说你来听音乐用的44.1Hz CD的码率了(你算算CD的码率最高能多少吧),atom处理简直是小菜一碟。你说的那个软件用多核,我觉得忽悠成分比较大。除非你用来听 32bit 192Hz的源码声音,这个码率是很高的,对CPU要求会高些,但说要4核,,,,,我觉得太夸张了。多核是用来并行处理的,你听音乐时顺序播放,除非码率上到50Mbps以上,才需要这么强的CPU。50Mbps的码率,相当于一部1080p+DTS7.1高清电影的码率。现在最高规格码率的SACD/DVD audio都没这么大的码率的。    就算有,人耳朵能听得到吗?人耳朵可听的自然频率很窄的。
离线xiaoye5891
只看该作者 116 发表于: 2012-02-26
你是说这个播放器吧?

http://bbs.headphoneclub.com/viewthread.php?tid=176022
需要四核处理器,目前对硬件要求最高的音频播放器了
     使用单独的核心承担时钟、解码、缓冲,实现最高精度(还有一颗核心留给其它应用程序)
     精心设计的缓冲区算法,将播放软件所带来的信息量损失减少到最少
     为ASIO4ALL、乐之邦ASIO驱动全面优化



太忽悠人了。。。用一个CPU内核来做缓冲真是搞笑! 如果你普通CD 一张CD的容量是600多M,现在的PC内存都2G了,内存都可直接存下3张CD了。用得着缓冲啊? 另外,还说 用一个CPU来做时钟,,,,,,,更是恶搞。现在一个CPU的内部时钟至少1.6G以上,用来做听音乐的时钟,,,,就等于是把1.6G的频率降低数千倍~~~。

我说一下,你们如果是听cd的ISO盘,打开32bit 192Hz,无任何意义,就是把原来码率低得数字信号中间插入空白信息,貌似码率上去了,你听的还是44.1频率的数据,除非这播放器为了优化播放效果,做个算法,在中间插入一些效果信息,也许你会觉得声音好听,但肯定是失真了,非原汁原味的。别人数万元的CD机也没这么搞什么码率提升的。  

当然这东西也不是一无事处,如果用来录音(通过高质量的麦克风录音,不是数字录音),对录音信号进行32bit 192Hz的编码得到的数字音乐文件保证度还是会比44.1cd规格的要高不少。不过能不能听得出区别,还会得看各位耳朵天份了。

如果没猜错,这软件应该是国产的吧?  外国人的软件播放器应该不会出这么个玩意。
离线xiaoye5891
只看该作者 117 发表于: 2012-02-26
理想的数码音乐复制设备:

用一台NAIM 555CD机,平衡头 接入 到专业录音设备,用32bit 192Hz的规格进行录音。我保证你录出来的音乐有铭顶级机的味道。
老赵什么时候,搞个这个业务吧。
大家拿硬盘来买你的录制音乐。你的解码器也会疯卖的。呵呵。
离线glpttlb
只看该作者 118 发表于: 2012-02-26
info_post_2
你是说这个播放器吧?

http://bbs.headphoneclub.com/viewthread.php?tid=176022
需要四核处理器,目前对硬件要求最高的音频播放器了
     使用单独的核心承担时钟、解码、缓冲,实现最高精度(还有一颗核心留给其它应用程序)
.......

是不是忽悠估计兄应该没听过这个播放器吧,window7下的几个版本我都试过了,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看看他的用家很多都是2W以上的解码器,别说他们都是木耳和被忽悠的,效果如何还需自己实践。
我可没说过MAC上的CPU处理器是定制的,君不见z版本东电和dac2都是相同芯片但设计和风格还是有差异吗?
[ edit_post ]
离线xiaoye5891
只看该作者 119 发表于: 2012-02-26
回 118楼(glpttlb) 的帖子
东电、DAC2是解码器,里面有数模两部分电路。数字电路的芯片可以有定制的那不叫CPU,都叫DSP,这个可以部分定制的,但这个不能做CPU的事情,只是用来编解码。声卡里面就有DSP芯片。

既然解码器是数模两部分电路,那在模拟部分就可以有很多风格的事情可做,用料上都是有区别的。
数万元的解码器的价值就在于它的模拟电路和电源部分。因为模拟电路与电源都是模拟领域的,而且之间的关系密切,所以模拟电路和电源一般都做在一起,价值也就体现在这里。而编解码DSP芯片,一般万元解码器和数百元的解码器有事用的都是一样的。记得以前有个国产的解码器用的芯片就是linn akurate DS(近5万)上解码芯片,但音质效果很差。同样LINN的顶级 klimax DS (近10万)用的解码DSP芯片也是跟akurate 一样的。数万元的差价,不同的地方就在 电源和模拟电路。由于芯片固定成本太高,所以芯片量产之后,一定要上量,才能赚得到钱,越是量大的越便宜。现在好的DSP估计也就几十个美金,贵点的上百元美金。


我刚才讨论的观点,都是面对在PC主机的,不是编解码器。我的观点还是,对PC主机侧来说,什么用料、CPU多核、电源多好一般都是瞎扯。在解码器这些以模拟电路为主的设备上,讨论用料和电源才靠谱。

我只是觉得这个播放软件,真的是让CPU 大才小用。软件完全可在一个内核上很好的完成这些工作,当然也需要很高的软件架构设计技术。这样为了高音质,用多核来实现,当然也是最简单的方式,技术难度小。外国有十几年经验的软件工程师,估计用一个核就能实现了。它用这种方式,还不如用将解码器的USB口改成网口通过TCP/IP来传输(什么时钟、同步、缓存的问题都解决了,CPU也解放出来),linn的DS就是这个技术原理,完全0 jitter。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