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消息
最新帖子
精华区
使用帮助
站内搜索
帖子
下拉
用户名
UID
电子邮箱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文章模式
三越网站
三越论坛
淘宝店
帖子
日志
用户
版块
群组
帖子
搜索
black
wind
水墨江南
三越音响
>
HiiFi乐园
>
值得收藏的套装CD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1
2
3
4
5
6
...9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认
新帖
20921
阅读
82
回复
值得收藏的套装CD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ip_laomao
UID:5674
注册时间
2005-09-16
最后登录
2020-08-25
发帖
23453
搜Ta的帖子
精华
8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初来乍到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04-21
— mawhole_move —
1996年是布伦德尔65周岁诞辰,为了恭祝大师对钢琴艺术所做出的卓越贡献,Philips公司特别发行了一套25张CD纪念特辑,5卷录音囊括了布伦德尔最著名的录音,包括从海顿,莫扎特,到贝多芬,舒伯特,李斯特,以及勃拉姆斯和舒曼,其中第四卷李斯特卷还附赠布伦德尔21岁时灌录的第一张唱片,使得这套全球限量1000套的特辑更显珍贵.
共
条评分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回复
举报
vip_laomao
UID:5674
注册时间
2005-09-16
最后登录
2020-08-25
发帖
23453
搜Ta的帖子
精华
8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初来乍到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4-21
Richter(里赫特) PHILIPS Authorised Recordings (21CD),限量5000套,其中一张价值极高的赠碟(包含从未在其他渠道发行的录音)。
共
条评分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回复
举报
vip_laomao
UID:5674
注册时间
2005-09-16
最后登录
2020-08-25
发帖
23453
搜Ta的帖子
精华
8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初来乍到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04-21
名副其实的“金卡”!
共
条评分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回复
举报
vip_laomao
UID:5674
注册时间
2005-09-16
最后登录
2020-08-25
发帖
23453
搜Ta的帖子
精华
8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初来乍到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04-21
李赫特在布拉格的全部录音
共
条评分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回复
举报
vip_laomao
UID:5674
注册时间
2005-09-16
最后登录
2020-08-25
发帖
23453
搜Ta的帖子
精华
8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初来乍到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04-21
阿尔图罗·贝内代托·米凯兰杰利的演奏
共
条评分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回复
举报
vip_laomao
UID:5674
注册时间
2005-09-16
最后登录
2020-08-25
发帖
23453
搜Ta的帖子
精华
8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初来乍到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04-21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键盘作品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是18世纪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杰出的古钢琴演奏家、教育家,是古往今来最具独创性和个性的音乐家之一.他是在巴洛克时期向前古典时期过渡中,具有延续和开拓精神的枢纽上的重要人物.他创作的键盘奏鸣曲,新颖、多样和完全的创造力,为键盘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斯卡拉蒂一生中共作有550余首键盘奏鸣曲,这些奏鸣曲大多是单一乐章,二段式,前后两半部都要反复,篇幅短小,但都有丰富的内涵。这些奏鸣曲旨在拓展链盘乐器的表现能力,其水准可与巴赫晚期作品媲美。这些奏鸣曲的版本1839年,车尔尼曾将其中200首编辑出版,但因作了大幅度修订,遭到舒曼抨击。1906年隆戈(Alessandro Longo,1864-1946)在米兰里科迪出版社出版了全部11卷545首(以L编号)。隆戈以大调、关系小调次序排列,将每隔半音或一音上升的各调编成一组曲,以数曲或数十曲采用一个共同编号。1935年,斯卡拉蒂的传记作者基克帕特里克(Ralph Kirkpatrick,1911- )按年代顺序将所有奏鸣曲重新编号(以K为编号),而70 年代,法国的霍杰尔(Heugel)出版社也出版了吉尔伯特编纂的全集。
这套34碟的斯卡拉蒂的键盘作品由Scott Ross演奏
Scott Ross(1951-1989),美国大键琴家,年轻时学习钢琴和管风琴,后前往法国学习大键琴,20岁时回到北美,在加拿大魁北克任教职,同时录制了拉莫键盘作品全集,1983年Ross放弃教职开始专心录音,其中就包括库普兰键盘作品全集和巴赫平均律这样的巨著,1984年他再返法国,与Erato公司签订了5年合约,这次他完成的是前无古人的录音——Scarlatti的555首奏鸣曲全集,期间Ross已经得知自己身患绝症,1988在EMI的歌德堡变奏曲也成为他最后的著名录音之一。1989年,年仅38岁的Ross在法国去世。
共
条评分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回复
举报
vip_laomao
UID:5674
注册时间
2005-09-16
最后登录
2020-08-25
发帖
23453
搜Ta的帖子
精华
8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初来乍到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0-04-21
柯普兰之大键琴作品
库普兰(François Couperin, 1668—1733),法国作曲家,大键琴与管风琴演奏家,库普兰家族中最优秀的一员,又称“大库普兰”。1685年任巴黎圣热尔韦教堂管风琴师,1693年起又任皇家圣堂管风琴师,故有路易十四御前管风琴师之称。库普兰把科莱里的三重奏奏鸣曲形式引入法国,使器乐表达因融人其独特的感受能力而更具色彩感。
F. Couperin是Louis Couperin的侄子,两人最重要的贡献便是将法国大键琴音乐发展至顶点。 其实法国自从文艺复兴时起便有其独特的鲁特琴音乐出现,最初所演奏的音乐大都来自弥撒及歌曲的改编,到了巴洛克时代这传统便转移至大键琴身上。 其中最早的是Jacques Champin de Chambonnies,他的大键琴曲子有很明显参考固有鲁特琴音乐的痕迹;而后承续传统的便是前述的L. Couperin和Jean-Henry d'Anglebert ( 1635 -91 ) ,此时大键琴音乐已渐趋成熟,形式及内容也渐固定,例如所谓组曲(Suite)便是以前奏曲(Prlude)为首的一连串舞曲(像Sarabande, Gigue, Allemande, Chaconne, Courante等) ,很奇怪的是舞曲里具有的一种高贵的优雅在法国这些大键琴作曲家手上竟可以表达得如此贴切(如果大家对大键琴仍是轰隆隆很吵的印象的话,可以试着听听这些音乐)。 在他们之后最重要的人便是F. Couperin。 他一共写了四大册的大键琴作品,全部包含二十七首组曲( ordre) 。 他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便是大部份曲子都会有一个标题,这标题并不会是很具体的事物,它可能是人名,也可能只是花草颜色,甚至可能是一出讽刺的大闹剧。 据作曲家自己表示,这些标题只是灵感的来源而非乐曲的内容,所以听时大可放任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那与作曲家心灵交会的刹那,不必固执于标题。 或许有人想到Debussy等后来法国作曲家的音乐,本来标题的功用就应该是在刺激更多的想象而非限制。
在F. Couperin一生中,他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如何去融合法义两个音乐的风格,而他事实上也做到了。 若大家有耐心读至此应会发现义大利音乐的特质常是丰富多变,歌唱性的旋律,而法国便是优雅高贵华丽且有舞曲的传统等(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感觉)。 F. Couperin的每首曲子虽短,但它却可以像万花筒一样的缤纷,而又轻轻地拨弄着你的思绪。 有人甚至称这些曲子为"个性小曲",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欣赏舒伯特、舒曼等人曲子的心情同样去感觉这位巴洛克作曲家作品中丰富的心灵。
共
条评分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回复
举报
vip_laomao
UID:5674
注册时间
2005-09-16
最后登录
2020-08-25
发帖
23453
搜Ta的帖子
精华
8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初来乍到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0-04-21
迪图瓦指挥蒙特利尔交响乐团10碟套装!
Charles Dutoit
查尔斯·迪图瓦
1936-
瑞士指挥家。1936年生于洛桑。14岁便指挥乐团演奏,先在洛桑音乐学院与日内瓦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中提琴与指挥,后又赴意大利与美国留学,曾随明希学习指挥。1964年任伯尔尼交响乐团副指挥,三年后转为首席指挥,1978年任加拿大蒙特利尔交响乐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1991年成为法国国家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1996年任日本NHK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98年成为了该乐团的音乐总监。迪图瓦曾与Decca公司签约,在Decca录制的60多张唱片中,有40多张获国际唱片奖。
有些评论对他的指挥艺术不以为然,认为,他指挥的德奥曲目非常一般,没有表现出德奥曲目中特有的厚重与深沉,他擅长的是极端浪漫、华美的乐句,但在过度表现音乐的表面美感时,无法连精神内涵一起顾及。因此,在他的曲目中找不到贝多芬和勃拉姆斯。他最大的缺点在于他完全无法表现音乐里的悲的一面,而悲壮正是大部分德奥曲目精髓之所在。即使像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他的指挥只让人感到失恋,却感受不到柴氏特有的悲愁与神经质。这种观点还认为,他在诠释西班牙、法国作曲家作品时则完全不同,后期浪漫派中的圣-桑、罗德利果、雷史毕基、法拉……等作曲家的音乐都是他所擅长的,他华美多彩的管弦乐很适合表达这类曲目特有的热情与浪漫。加上录音地点绝佳,Decca的录音技术又卓然出众,因此,企鹅评鉴对他的此类音乐一直拥有很高评价。
共
条评分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回复
举报
vip_laomao
UID:5674
注册时间
2005-09-16
最后登录
2020-08-25
发帖
23453
搜Ta的帖子
精华
8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初来乍到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0-04-21
霍洛维兹在RCA的全部录音,22碟套装!
共
条评分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回复
举报
vip_laomao
UID:5674
注册时间
2005-09-16
最后登录
2020-08-25
发帖
23453
搜Ta的帖子
精华
8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初来乍到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0-04-21
I MUSICI演奏的维瓦尔第全套室内乐作品
共
条评分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回复
举报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1
2
3
4
5
6
...9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认
http://www.sanyue.net/bbs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隐藏
快速跳转
文章系统
关于三越
三越新闻
音响知识
玩到精彩
网评社评
软件园地
音响社区
HiiFi乐园
紫金之韵作品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