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39851阅读
  • 184回复

介绍一下我的系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7-21
— 本帖被 sanyue 执行加亮操作(2009-08-13) —
三越经常来,发个贴,希望对三越的朋友有所帮助

CD:羽商的CD18 (TCC 瓷封耦合,Valvo汉堡产59年D环E88CC,运放是OPA128KM UK)
前级:Opera T2 (GEC原厂吊丝盘环U50整流,Valvo汉堡56年长屏U7SRPP,荷兰59年长屏7316阴极输出,级间和输出是TCC瓷封)。
后极:Opera M500 (GECU54整流,瑞典33S29BSRPP,桂光金栅丝4300BSE)
喇叭:老款斯大林
功放的电源是三根Linn,CD是古河单晶铜,CD到前极是AQ响尾蛇,前极到后极是金嗓子信号线,喇叭线是AQ95年的顶极Midnight3。

后极是Opera的特制会展机,是搭棚的。300B的屏压是490V,90mA (恐怖之极)。

环境我还是下了些功夫,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研究,后来又调整了几次,用B&K的测量过,60Hz-1K是很平坦的,30Hz有个峰,50Hz有个谷。

管子不多讲了,几乎每个位置都有几种极品管,供搭配组合,目前是最多听的。

总体声音是健康和平衡的,房间虽然很小,但是几乎感觉不到驻波。感情的表达是最大的优点,舞台感是最大的缺点,质感,饱满度,欠缺些。低频的推力按绝对标准是欠缺的,但是听95%的古典音乐是完全足够的,这是我最满意的地方。

慢慢上些资料,和三越的朋友一起学习进步。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7-21
忘说了,300B试过很多种,只有原配的才行,其他都要打火,屏压太高了。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7-21
顶一下,这样的交流贴最有价值!
Storms make trees take deeper roots.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07-21
马老弟厉害,凡人大多已进入梦乡,只有您还在不知疲倦发表论文,精神可嘉。
电子技术、古董管特性、音乐内涵,研究全面。
经常午夜独自一人乐此不彼,敬佩!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07-21
羽商的CD18 听感怎么样
能评价一下吗?
对这个CD有点意思
喜欢她的外观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07-21
我猜猜这个系统的状况,不合适的地方不要怪罪哦,呵呵

一套超级色味的系统,人声可以说的极其出色的,呵呵

听感很舒服,很油滑,味觉极好,细节虽然不算充分,却在厚实和油滑的掩抑下,让人并不会察觉信息量的不足,加上房间的到位,声音基本构架也是出的来。

不过,这样的系统,真正用来听古典音乐,在质感、低频的清晰度、弱音表现、声音的抑扬顿挫方面,就有不少可以提升之处了,呵呵。
享受生活,轻轻松松玩音响
玩音响,玩的就是电流和振动。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07-21

羽商的CD18 听感怎么样
能评价一下吗?
对这个CD有点意思
喜欢她的外观

CD18是3000元的CD,低价位的CD平衡最重要,只要没有怪声就是不错的了。换E88CC最明显,接下来是耦合,芯片其次。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9-07-21

我猜猜这个系统的状况,不合适的地方不要怪罪哦,呵呵
一套超级色味的系统,人声可以说的极其出色的,呵呵
听感很舒服,很油滑,味觉极好,细节虽然不算充分,却在厚实和油滑的掩抑下,让人并不会察觉信息量的不足,加上房间的到位,声音基本构架也是出的来。
低频的清晰度、弱音表现、声音的抑扬顿挫方面,.......

其实我个人认为我已经越过了听感舒服,味觉好的阶段了。当然每个人对声音的描述是不同的,但是我认为在低频的清晰度、弱音表现、声音的抑扬顿挫方面是极其出色的,这三项恰好是我系统声音的优势所在。
低频的清晰度和抑扬顿挫是我比较看重的,也是我每次升级时不能妥协的。弱音的表现并非我看重,只是不断升级后,这方面自然改善了。和我房间的隔音也有关,房间的本底噪声极低,另外GEC的整流管背景极其宁静。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9-07-21
仁兄的帖先顶一下,小弟也想说一下自己系统及听音感受,不过小弟其实很懒,喜欢看多过自己写。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9-07-21

去jason那里拜访过, 跟老赵的猜测不太一样。
很清脆的声音,情感和HIFI性都很不错, 音场的广度方面应该还有潜力, 但不油滑。 [表情]


嗯,看来jason兄的调整功力确实不一般,改日定当当面请教,呵呵

功放的底台做过工作吗?
享受生活,轻轻松松玩音响
玩音响,玩的就是电流和振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