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8182阅读
  • 83回复

【原创】发烧十年,叹十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5-08-25
偶尔想起,发烧已经十年了。
十年,是一个不短的历程,一路走过,再回首,感慨良多。
陆续记录下来,留到以后缅怀。

叹十篇 之一

开个小店,三五好友时常相聚,把酒品茗,落得个清闲自在,少些纷繁扰杂,或许也是我的梦想吧。
回到HIFI上,小弟我年龄不大,烧龄不短,一路走来,玩过的好东西不少,花掉的冤枉钱也不少,慢慢的悟到,发烧,其实还是简单的好。每个人都免不了要在世上奔波,要应付各种各样的事情,累的时候总比轻松的时候多,那么,我们需要HIFI给我们什么呢?我想,应该是轻松和惬意。
自己曾经跟大多数烧友一样,每天忙于调整、摩机、换线、摆位、换器材等等,乐趣还是有,但是,我们都在走一条不归路,我们的理想与现实总是不能吻合,那么,轻松何在?惬意何在?因此,随着心态的平和,恍然发觉,原来终点便是起点。
记得差不多10年前,正是自己发烧热情高涨的时候,认识了一位退隐江湖多年的老师,这位曾经坐拥70多万器材的骨灰级玩家,最后竟然只留一个古董箱听单声道,却非常满足,当时令我诧异不已,现在,我想我明白了。
[ 此贴被andy999在2005-08-25 11: ]
风风雨雨原是甘露,点点滴滴岂放心头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5-08-25
只留一个古董箱听单声道,却非常满足。
------------------------------------------------------

也许仅仅是陶醉在音乐中了吧。 估计升级到这种程度的人比较少哦!
小鬼问:"家无别况唐诗晋字汉文章+音乐?那我呢?!" 答:"你在睡觉呢!"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5-08-25
坐板凳,认真听。
才烧两个月,离大佬的境界差太远,不知道能悟多少。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5-08-25
叹十篇之二   新手十戒

之一,戒急戒躁。老生常谈也罢,不过我还是想提醒新手们,在购买器材之前,尤其要注意这一点。现代社会资讯发达,我们应当尽可能的利用。例如,当你决定购买全套器材的时候,首先还是先考虑找本地的烧友试听其中的主要部分,如果无法实现,必须得到专门的论坛耐心的查找相关的帖子,并准确的加以判别。我敢肯定,如果你能够花上3个月的时间做好这些调研工作,它会回报给你3年以上的享受音乐的时间。

之二,尽快树立正确的听音观。实际上,不单新手,不少烧了很多年的老鸟也不敢说自己究竟要什么样的声音,这样的后果是,被器材折腾,被音乐抛弃。要尽快树立正确的听音观,有3个好的途径:其一,多与各地的口碑好的资深烧友请教,哪怕是不经意的聊天,或许也会给你很大的启发;其二,有时间多到各地的发烧器材市场考察,尤其是多听名器;其三,和本地的资深烧友建立往来。前提是有口碑有烧德有成熟的听音观的烧友。

之三,培养从容宽厚的胸怀。我所认识的大烧友,很多都有仙风道骨之气质,为人宽厚大度,信任和支持同道中人。为什么这一点格外重要?发烧本是快事,却须知己方能分享快乐。想想看,你在发烧过程中不断受到口舌之扰,苦不堪言,能快乐得起来吗?因此,新手要培养自己从容平和的心态,要能信任和鼓励身边的朋友。发烧如做人,这是我经常说的一句话。

之四,永远不要期望过高。不论你是购买全套器材还是买一个元件,甚至是一张软件,都不要有太高的期望。这其实还是心态的问题,一个永远不满足的人是永远不会快乐的。

之五,采购软件,起点要高。从口碑好的经典碟片开始,盗版碟从一开始就不要买。否则,一年或者更长时间后,你回头再看,损失肯定会更大。

之六,多些耐心有时候会让你少些资金投入。器材都需要耐心煲的,环境都需要慢慢调整的,音箱需要逐步摆位的,HIFI世界中,需要耐心的时候太多了,要形成准确的判断很不容易。作为新手,面对全套新器材的时候,你必须得多给自己时间,切勿心浮气躁般乱投医,这样做的后果是花钱买折腾。

之七,适当的掌握一些基本原理和技巧,会让你少走弯路。我经常在一些BBS上看到不少新手提出一些其实是简单至极的问题,看来,不少玩家对于音响的基本原理和技巧的掌握非常匮乏。与其重金买入器材后再去潜心研究,不如买之前适当的掌握一些基本原理和知识,站在理论的高度理智待器材的表现,而不是人云亦云,被一些溢美之词所迷惑。

之八,对于各类音响杂志,建议你更多的阅读其中的理论和基础知识部分,了解一些器材品牌的声音风格,了解一些搭配的禁忌,了解环境和器材的关系等等,对于那些过于渲染某样器材的文章,要心中有数,耳听为实。

之九,线材,贵的不如对的。一定档次的器材搭配同比例的线材,搭配得当后的效果远比贵价线搭配不当的效果好。线材,只是校声的一部分,校声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时候会比单纯的换线效果来得更明显。摩机先不谈,即便是简单的使用垫材、改善环境、摆位等,如得当,会比换线来得实惠有效。

之十,重视电流和震动。设计师在设计任何一件音响器材的时候,这是他必须重点考虑的两个方面。同理,当你在家中组织一套HIFI器材的时候,同样需要重视电流和震动。更确切的说,给你的系统提供纯净、大功率的电流,同时对敏感的器材尽可能的降低震动或者改变谐振。这是基础工作,尤其是电源部分,建议有条件的新手在上马HIFI系统之前争取一步到位处理好,这样会让你在以后轻松很多,也会减少大量的重复投资。
风风雨雨原是甘露,点点滴滴岂放心头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5-08-25
烧水`````````````
十年,是一个不短的历程,一路走过,再回首,感慨良多。
过程一定有很多爽快在其中.
音乐和器材是"发烧友:的一半与另一半.
提壶烧的是水,我们烧的是音乐.
水(音乐)多了,我应该多加大火烧一烧,(搞点出味的器材回来啦)
水(音乐)少了,我应该多加多点水(音乐).(防止没水开锅,变干了)
所以我的生活就像在温暖浴缸泡澡里一样.消除疲倦,带来新生.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5-08-25
下面是引用andy999于2005-08-25 11:31发表的:
叹十篇之二   新手十戒
之一,戒急戒躁。老生常谈也罢,不过我还是想提醒新手们,在购买器材之前,尤其要注意这一点。现代社会资讯发达,我们应当尽可能的利用。例如,当你决定购买全套器材的时候,首先还是先考虑找本地的烧友试听其中的主要部分,如果无法实现,必须得到专门的论坛耐心的查找相关的帖子,并准确的加以判别。我敢肯定,如果你能够花上3个月的时间做好这些调研工作,它会回报给你3年以上的享受音乐的时间。
之二,尽快树立正确的听音观。实际上,不单新手,不少烧了很多年的老鸟也不敢说自己究竟要什么样的声音,这样的后果是,被器材折腾,被音乐抛弃。要尽快树立正确的听音观,有3个好的途径:其一,多与各地的口碑好的资深烧友请教,哪怕是不经意的聊天,或许也会给你很大的启发;其二,有时间多到各地的发烧器材市场考察,尤其是多听名器;其三,和本地的资深烧友建立往来。前提是有口碑有烧德有成熟的听音观的烧友。
.......


之五,采购软件,起点要高。从口碑好的经典碟片开始,盗版碟从一开始就不要买。否则,一年或者更长时间后,你回头再看,损失肯定会更大。 O?x輑t2?

------文章精彩,唯独这点不敢苟同^_^.正版盗版并不重要,烧友根据自己情况量力而行才是正路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5-08-25
呵呵,没关系,lelexiao兄从另外的角度看待也不是没道理。我先按下不表,留待大家讨论。
风风雨雨原是甘露,点点滴滴岂放心头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5-08-25
好贴,多一些理性和耐心,少一些盲目和跟风,大家应该共勉!!!

多谢Andy!!!
勇气被公认为人类最重要的品质,因为它是可以决定其他品质的品质。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5-08-25
学习中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5-08-25
叹十篇之三,打算记录一些发烧10年中,可笑可叹值得缅怀的花絮。
风风雨雨原是甘露,点点滴滴岂放心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