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47272阅读
  • 798回复

克莱因蓝——漫谈爵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390 发表于: 2008-10-13
The Super Extended Resolution Sound of TBM
超级三盲鼠  
一听钟情 FIM XRCD 018  





三盲鼠,从一开始便追求表现有摇摆性的、轻快的、有创意的、有个性的爵士风格。藤井与录音师神成芳组成黄金拍档,着力挖掘新人,炮制天碟级的录音。这张XRCD精选了“三盲鼠” 历年的极品录音,选曲通俗、平易近人。都是耳熟能详的爵乐经典。钢琴手三本刚水晶般的音符和女歌手细川绫子狐惑般的魅力几乎能在几秒钟内将人迷倒。

录音上,“三盲鼠” 都是标准的多轨近距离制作,细节多、质感强、动态逼人、音色鲜艳是其最大特色。同时,他们的录音又能兼顾非常好的透明度和空气感,定位、层次、音场的安排极其精准,鲜辣凌历的音响效果中保留着难得的自然韵味。以数码时基误差极小的XRCD技术,重整“三盲鼠” 这类模拟极品录音,是最佳手段。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391 发表于: 2008-10-13
TIME OUT
节奏实验
戴夫-布鲁贝克(DAVE BRUBECK)演奏    
Sony CK65122  





在九○年代,NBA为何能吸引到全球的年轻球迷,芝加哥公牛队与「篮球之神」乔丹是最大的导因;而在一九五○年代末,为何爵士乐能够吸引更多专业音乐人士与校园学子投入,布鲁贝克的明星乐队同样具有相当的影响指针,外表潇洒温文、吹奏起萨克斯风却总让人销魂的保罗‧戴斯蒙更彷佛乐团最灿烂的明星,但就如同乔丹背后的名教头菲尔‧杰克森一样,布鲁贝克不愠不火「圆融掌控全局」的功力,加上深具时代创见与音乐学理的精采实验,才真是使这些两人合作的音乐不朽的最重要因素。-朱中恺(中时娱乐周报爵士评选委员)

收录有爵士和非爵士乐迷都耳熟能详之「TAKE FIVE」一曲的"TIME OUT" 专辑,可谓白人爵士经典代表作。这张在爵士音乐节奏变化上做出了深入探索的划时代实验专辑,由戴夫‧布鲁贝克率领三位乐手共同演出。布鲁贝克出身于古典音乐学院,因此不论在钢琴演奏或是在乐曲创作方面,均架构以严谨的思考线路。布鲁贝克在爵士乐史上最大的贡献,除了将古典音乐的特质注入爵士乐外,在爵士乐曲节拍上的各项实验成果,更为后辈乐手造成深远的影响。一开始如轮旋曲般的「BLUE RONDO A LA TURK」就以极其另类的9/8拍做为基底,中场纯熟地转为4/4拍,整篇乐章里出没着两种基调交相成出众而流畅的律动;而专辑中保罗‧戴斯蒙的创作「TAKE FIVE」则是所有演绎版本中最好且最有名的录音,在布鲁贝克的主控下完美契合地搭建出此乐曲的极致之作;「THREE TO GET READY」和「KATHY'S WALTZ」亦为华尔滋爵士代表作。专辑里的各式实验为现代爵士乐开拓出全然崭新的视野,诚为最具影响力的爵士专辑之一。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392 发表于: 2008-10-13
复刻版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393 发表于: 2008-10-13
再版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394 发表于: 2008-10-13
SACD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395 发表于: 2008-10-13
日版SACD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396 发表于: 2008-10-13
LP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qjy
只看该作者 397 发表于: 2008-10-13
Time Out 最近搞了张普通版的,这张居然还入选了摇滚名人堂选出的Definitive 200 榜单,呵呵。
只看该作者 398 发表于: 2008-10-13

这是新技术的K2HD,当然贵的![表情]
.......


原来如彼啊! 动心了,想试试!

勇气被公认为人类最重要的品质,因为它是可以决定其他品质的品质。
只看该作者 399 发表于: 2008-10-13
片名:The Art of the Saxopnone
演奏:Bennie Wallace
编号:Denon PG-6011CD





此碟在New York Skyline Studios灌录,乐曲九首,要知道金CD靓声到什么地步,铜管的金属质感,“口水花”是怎样的?请听此碟,用track 2《You Go to My Head》试听是最合适的,虽长六分五十八秒,但听来绝无冷场。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