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52082阅读
  • 161回复

这两个月来试听对比了不少知名CD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40 发表于: 2006-12-01
朗泉的特点是注重音乐感,又恰当地提供了必要的HI-FI元素,这就符合了“音响为音乐而生”的原则。对于这样一个品牌,这样的坚持不懈去通过产品诠释自己对HI-FI音响的理解,应该会逐步被日趋成熟的烧友接受的。所以,我不认为朗泉是因为自己品牌没有优势而去专心声音的,只是不同的认识导致了不同产品取向而已,这中间也包含了对商业运作的理解不同。还是那句话,对声音的理解主观性太强,无论对厂家和烧友都是如此。

通过这个帖子,对朗泉有了一个较清晰的认识,收获!

又多了一个升级的目标!^_^
勇气被公认为人类最重要的品质,因为它是可以决定其他品质的品质。
只看该作者 141 发表于: 2006-12-01
不错,不错,stanley兄很有见的,深藏不露嘛
风风雨雨原是甘露,点点滴滴岂放心头
只看该作者 142 发表于: 2006-12-01
边学,边玩,边提高!!!
勇气被公认为人类最重要的品质,因为它是可以决定其他品质的品质。
只看该作者 143 发表于: 2006-12-02
呵呵,我和andy兄的口味大概相去甚远了。我一直在wadia和mark之间徘徊,对于英国CD好象一直不感冒。我一直希望所谓的“音乐味”不要通过CD机来表现,CD机应该忠实地再现录音师的意图,提供给后面的环节以纯正的原料。要味道的话,我更喜欢在后面的功放、喇叭上调整。
只看该作者 144 发表于: 2006-12-03
请问A版,您的半古董”的美国进口10平方铜线是什么牌子的?能否帮忙搞点?
只看该作者 145 发表于: 2006-12-04

下面是引用tuzr于2006-12-02 01:21发表的:
呵呵,我和andy兄的口味大概相去甚远了。我一直在wadia和mark之间徘徊,对于英国CD好象一直不感冒。我一直希望所谓的“音乐味”不要通过CD机来表现,CD机应该忠实地再现录音师的意图,提供给后面的环节以纯正的原料。要味道的话,我更喜欢在后面的功放、喇叭上调整。

 

呵呵,其实我和Tuzr兄的口味并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任何器材,都是用来诠释音乐内涵的,最起码,能提供相对真实并且舒服的声音。因为地利的关系,我经常拜访广电以及一些电台的录音室,在这种强调绝对真实声音表现的环境和系统里,绝大多数重播音乐的声音,不说令人掩耳而逃,至少听久了令人有种莫名的烦躁感。记得当年的英国,在LS3/5A没有诞生之前,很多电台工作人员反映重播的声音过于真实,听久了坐不下去,BBC因此考虑选择一款既有一定重播真实度又有一定音乐感的音箱作为监听音箱。这或许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当然,作为讯源,强调真实和平衡总归不会有错。至于味道,那就要视乎实际情况。过于直白和过分染色都是不可取的。

客观的讲,朗泉旗舰的音色并不是经过明显染色的,既不是温暖,也不是清丽。个人认为它的音色,应该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味道,感性,从容,非常的人性化。

风风雨雨原是甘露,点点滴滴岂放心头
只看该作者 146 发表于: 2006-12-04
冷静的说,我们是"音乐罐头"的万复不劫的"受害"者.用器材来表现"真实"的声音,只是一个追求的终极理想.所有的录音,都是录音师个性化的再创作.而且,那些录音器材也必须通过不同的"失真"手段来达到一种对艺术的诠释.好的录音师懂得给重播人留下三度"创作"的空间.并且,每一个录音师都有自己的倾向和偏好.这也需要在重播时根据使用者的追求来调整.所以,忠实的再现可以是一种追求.但少了自己的再创造和演绎.其实,玩音响的过程,就是一个"加料"的过程.一个综合了物理,人文,境界,顿悟的过程.是一种超越和求异的不懈情愫.在这个意义上,我比较更赞成那些个性化的音源设计.只有个性的,才是艺术的.
爱乐永恒
只看该作者 147 发表于: 2006-12-04
说得好!再借一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勇气被公认为人类最重要的品质,因为它是可以决定其他品质的品质。
只看该作者 148 发表于: 2006-12-07
有没有听过剑桥最芯的840C,指标高得吓人,当然指标不一定等于声音,班主和高手们该比较一下这个机器
只看该作者 149 发表于: 2006-12-08
下面是引用huuhuu于2006-12-03 13:17发表的:
请问A版,您的半古董”的美国进口10平方铜线是什么牌子的?能否帮忙搞点?

我好象在那个贴看过,好象是12元一米.我也想购几十米试试.但不知是那个牌子的线及型号,用产地说明又不放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