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31528阅读
  • 164回复

向朋友借了一台M88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90 发表于: 2009-11-26
GEC的KT88 能借出来,老大面子不小
像西电274B、GEC的U52、飞利浦铁座一类顶级古董,主人平时在家里也是不轻易上机的,有贵宾来时才拿出来
情感是音乐的灵魂
只看该作者 91 发表于: 2009-11-26
微观与宏观的问题,老赵没有搞清楚。
换管如换机、换线如换机等等,这些都是从微观角度来说的,只是语言的“艺术”,理性的烧友都知道这些是不可能的,初烧有可能会被误导。不同的机器、不同的音箱会有不同的风格,这个风格不是换一两样元器件就能改变的,否则世界就大同了。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只看该作者 92 发表于: 2009-11-26

GEC的KT88 能借出来,老大面子不小
像西电274B、GEC的U52、飞利浦铁座一类顶级古董,主人平时在家里也是不轻易上机的,有贵宾来时才拿出来 [表情]



呵呵,这个属于收藏和观赏范畴了。
享受生活,轻轻松松玩音响
玩音响,玩的就是电流和振动。
只看该作者 93 发表于: 2009-11-26
说到这个问题,我认为咱们的老烧在文字的组织上需要理性一些,因为这些文字可以说是技术性文字,尽量不要过份夸大,否则很容易将初烧引入歧途。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只看该作者 94 发表于: 2009-11-26
顶楼上的
说的极是,我们这些初烧看到你们那华丽的语言表达
就兴冲冲的按你们的方案去搞
结果是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哈哈...所以......
……………
只看该作者 95 发表于: 2009-11-26
前几天,一个朋友到我这来,我们也是网上刚认识的。
他带来了一些CD,主要是弦乐,在我的300BSE上播放了。那天系统没搞好,质感有些偏强烈,但是没想到由于软体的原因,反而比较适合。
他和我应该是很投缘的,他坐在沙发上4个半小时,就着一杯白开水,竟然没有挪窝。他对我的系统评价还是可以。我们更换一些搭配时,大家的观点都是非常的类试。那天,我非常的开心。
我最难忘的是,他刚从外面带来了一台前极,替换我的前极后,我感觉声音的柔润度,有些欠缺,但是密度太好了。我自认我的前极素质极好,没想到那天密度上碰到了对手,远远不如。真是长见识了。朋友说这台机是他一个朋友DIY的,也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我用这台前极时,听巴洛克时期的作品,感觉气氛是比我那台差些(至于其他的一些方面,存在搭配和调校,简单换上不能算数的),润泽和婉转方面不够,朋友也说是的,现在校声是40%的胆味和60%的石味,他也感觉可以改成60%的胆味比较好些。这台机的最大特点是动态和密度,听钢琴真是太合适了。坛里的南桥兄最欣赏我的系统的地方就是密度,那天他要是在就好了。

那天我们感觉最好的是:
一张瓜那利琴演奏的弦乐和钢琴的二重奏,古典的气氛太好,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子斜照进来,舒服的躺在沙发上,真是人声最美好的享受,临走前,朋友把那张CD送给我了。
另一张是阿淘的歌,用朋友的前极播放的,我刚才讲了,密度和动态大的惊人,我后来每换一个搭配都要试试。看来我是没法忘记这个感觉了。

我本来也想让他听听M88的,可惜没时间,另外,他已经用过了S84 M34和M88,对他们的声音特点很了解的。他说,他现在其实不是太关注系统的声音了,更注重音乐的本身,他也希望我以后会再次沉浸在音乐中,少折腾些硬体。

临走,我想去听听他的系统(呵呵,是梦幻中的梦幻啊,我想按照他对音乐的理解,应该是可以搭配和调校好的),可惜,他也是空中飞人,要等时间了。
只看该作者 96 发表于: 2009-11-26

微观与宏观的问题,老赵没有搞清楚。
换管如换机、换线如换机等等,这些都是从微观角度来说的,只是语言的“艺术”,理性的烧友都知道这些是不可能的,初烧有可能会被误导。不同的机器、不同的音箱会有不同的风格,这个风格不是换一两样元器件就能改变的,否则世界就大同了。

有道理,但“如换机”的效果不是不可能。
适合的情况是:如果是用恰当的方法解决的恰好是你的瓶颈。
比如把电源搞搞,效果是很大的。很多人在垃圾一样的电源基础上跑极品元器件,神仙也玩不出应有的效果。
情感是音乐的灵魂
只看该作者 97 发表于: 2009-11-26

坛里的南桥兄最欣赏我的系统的地方就是密度,那天他要是在就好了。
.......

听弦乐的话,密度是最为重要的,好比音响的灵魂。
情感是音乐的灵魂
只看该作者 98 发表于: 2009-11-26

把系统的Hifi素质提高一层,很费米;改变一下(胆机)系统的味道风格,比较简单。
(也不是绝对的,搞出有些味道和风格,也很难)
觉得对一台机器,驱动力,分析力,细节密度等,才是档次的根本,味道风格次之。
对一套系统,搭配合拍,扬长避短,非常重要。
.......


非常同意你的观点,握个手。

上两周一个烧友,来我这,我们在一起探讨,他说他现在的系统已经无法接受,密度和细节欠缺。我说,这下完蛋了,这是高档机和低档机最大的分别。要搞好,很难,不出血不行了。
只看该作者 99 发表于: 2009-11-26

GEC的KT88 能借出来,老大面子不小
像西电274B、GEC的U52、飞利浦铁座一类顶级古董,主人平时在家里也是不轻易上机的,有贵宾来时才拿出来 [表情]


我有很多胆友收到极品都是以收藏为主,不是作为主力服役的。我却是听为主的,不听对我来说就是没用的。我现在手上都是用最好的,稍微换差些的,就有些难接受。U52和飞利浦的铁座,价格还是可以,东西也相对多见,WE的274就不一样了。不过我的一个胆友,也是每天放在他的WE106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