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36994阅读
  • 798回复

克莱因蓝——漫谈爵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70 发表于: 2008-06-27
勇气被公认为人类最重要的品质,因为它是可以决定其他品质的品质。
只看该作者 71 发表于: 2008-06-28
No Frontiers(无国界)

Mary Black(玛丽·布莱克)

Curb Records




      爱尔兰民谣女歌手玛丽·布莱克出生在一个音乐家庭。1982年玛丽推出第一张专辑大获好评,唱片也很快进入了爱尔兰唱片榜的前五名。1989年她凭着No Frontiers这张唱片首次登陆美国,成绩斐然,随之又在世界各地成功地举办了巡回演唱会,从此奠定了其爱尔兰首席民谣女歌手的地位。这张专辑以爱尔兰民谣风格为主,配器出奇简单,贝司、拨弦吉他合成的弦乐旋律简单,而产生的节奏带着木质的回响。Mary的歌就在这些简洁的乐器里轻轻淡淡地流出来。然而,就是这么一种毫不用力毫无炫技的声音,一字一句,让人听起来却像是直接打到了心里面。本碟中无论高音处毫无费力的起音,清楚的咬字,圆润的音色,以及首尾处一点点独特的韵味,看似简单,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境界。本碟的录音效果极佳,更是音响发烧友趋之若鹜的极品。

  在爱尔兰音乐热衷者的眼中,爱尔兰传奇人物玛丽·布莱克一直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女歌手之一。

  由都柏林的民歌俱乐部起步,玛丽·布莱克在其备受瞩目的20年音乐生涯中成功发行了9张白金销量的独唱专辑,其中包括居爱尔兰音乐榜前30位长达56星期的《No Frontiers》(《无边界》)。玛丽·布莱克理所当然地成为爱尔兰音乐史上的先驱人物,使爱尔兰音乐在世界舞台上绽放。

  1983年,玛丽发行了个人第一张同名专辑。这张专辑曾一度升到爱尔兰唱片榜第4,是80年代初爱尔兰最佳唱片之一。这张唱片为她成绩斐然的歌唱生涯赢得了第一个音乐奖项——爱尔兰独立艺术奖。

  与传统乐队“地丹南”乐队成功合作之后,玛丽和制作人兼吉他手迪克兰·斯诺特再度联手录制了第二张唱片——《Without Fanfare》(《没有喇叭声》)。这张唱片确立了玛丽式的商标:善于发现爱尔兰当代优秀的词曲作者,并用自己独特的嗓音把这些歌带上世界歌坛。《旧金山纪事》称她为“世界上最出色的诠释歌手之一”。

  1987年的《By The Time It Gets Dark》(《夕阳恋人》)又为玛丽添了些保留曲目,这些由理查得·汤普森和桑迪·丹尼创作的歌曲丰富了爱尔兰的原创音乐。对于所有的音乐素材,玛丽·布莱克都进行了独一无二的处理,把天籁和现实相结合。《电报》称她的嗓音“祥和又有带着些许伤感的优美”。

  紧接着,她发行了《No Frontiers》(《无边界》),这是1989年爱尔兰最畅销的唱片之一。这张唱片为玛丽开拓了欧洲、美国和日本市场。于是,她的下一张唱片备受期待。1991年的《Babes in the Wood》(《森林里的小孩》)跃上爱尔兰唱片榜冠军宝座,她在艾伯特演奏厅两场演唱会的票也一售而空。玛丽在英国进行了第一次巡回演唱,并获得《卫报》、《泰晤士报》和《电报》的极高评价。

  唱片一张胜过一张。1993年的《The Holy Ground》(《圣地》)在发行当天便获得白金销量。后来,玛丽又在一周内在都柏林Point剧院连唱5场,可容纳20000多人的剧院场场爆满。1995年的《Circus》(《马戏团》)在英国唱片榜上攀升到16位,成为她卖得最好的专辑。

  也许对这位刻苦、谦逊的歌手而言,同辈艺人对她的尊敬比所获得的荣誉给她更大的满足。她先后与埃米·卢·哈里斯、玛丽·翠萍·卡朋特、约翰·琼·巴埃兹、范·莫里森一起录音或现场演唱。

  在1997年的唱片《Shine》(《闪亮的风采》)中,玛丽·布莱克开始新的试验。这是她第一次脱离迪克兰·斯诺特的制作技巧录制唱片,给人一种回到了10多年前的感觉。玛丽请到了美国着名制作人赖瑞·卡连。卡连曾为琼妮·蜜雪儿、夏卡·康、蒂娜·特纳和夏恩·柯文制作过唱片。1996年末,这张唱片在洛杉矶完成录制。在很多人心目中,这是玛丽最棒的作品之一。

  凭着《Speaking with the Angel》(《天使对白》),玛丽在继续挖掘爱尔兰词曲作者的同时,又回到了她的起点。她再一次演唱了她个人最喜欢的创作人谢恩·霍华德、诺尔·布雷泽、史蒂夫·库尼的歌。爱尔兰音乐主流杂志《热点新闻》对此唱片的总评价是:“如果这是你所寻求的‘杰出’的基准,生命的断言,那么这张唱片很适合你。惊人的素材。”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72 发表于: 2008-06-30
Look to the Rainbow
仰望彩虹
艾丝特-吉芭托(Astrud Gilberto)演唱
VERVE 821 556-2




Bossa Nova若是缺少艾斯特吉芭托那朦胧如椰影浮云的唱腔,踱步于椰树沙滩的整体音乐意象就很难成立,听了本片你即会明白。


注:图片是1990年首版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73 发表于: 2008-06-30
2006年再版CD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74 发表于: 2008-06-30
2008年再版CD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75 发表于: 2008-06-30

No Frontiers(无国界)
Mary Black(玛丽·布莱克)
Curb Records

.......


哈哈,妙极,马上订!!!

勇气被公认为人类最重要的品质,因为它是可以决定其他品质的品质。
只看该作者 76 发表于: 2008-06-30
The Best Of Holly Cole 
荷莉·科尔精选集
EMI 7243 5 29064 20
 




    很多音响发烧友都钟情于女声录音。尤其是那种人声表情丰富,并带有一点忧郁气质的“委婉型”女声,永远有最多的捧场客。早年詹尼弗·沃娜斯的《蓝雨衣》;瑞达卡·托尼弗的《神仙故事》;蔡琴的《老歌》;以及较新的诺拉·琼斯的《远走高飞》等,都是属于这种类型。究其因,也许是有能力玩音响的,都是上了点年纪的人士。他们的听感不会追求过度的刺激,却关注于歌手能否细腻地表达人生的内涵和真情。如果阁下的欣赏品味也是属于这一路,那么这里又有一张很好的女声唱片推荐给你。

  加拿大籍的爵士钢琴手兼歌手荷莉·科尔并不隶属很大的唱片公司,由于国内媒介的推广不多,所以好多人可能还不太熟悉。不过,这并不等于她的实力不济。事实上,荷莉.科尔和阿伦、大卫所组成的三重奏,多年来一直是加拿大爵士乐坛最脍炙人口的组合。这个三重奏以荷莉醉人的歌声和简洁的钢琴为中心,配上阿伦·戴维斯的钢琴和大卫·皮尔奇的贝斯,带着一种影响他们极重的纽约式地下音乐风格,深深吸引着大批爵士乐迷。

  这张荷莉历年的精选最能代表她在演唱上的独特风格。荷莉的音乐总是带着一种厌世的情绪,乐风简洁,色调灰暗,很少高亢热情,有时甚至让人误以为她是否陷入嗑药后的迷幻状态。听她的演唱,也常会让人想到欧蒂·勒蓓或玛琳·黛德莉这类法国歌手的颓废风格。像这张唱片中的一首“Blame It On My Youth”,看过汤姆·克鲁斯夫妇主演的电影《大开眼界》的人一定知道这就是影片中曾经用过的配乐,荷莉的演唱所带出的那种沉郁中的性感和甜美,让人久久挥之不去。录音平衡而富有层次感,这更使整张唱片呈现一种松软、慵懒和舒缓的氛围。泡杯好咖啡、或是倒一杯醇酒,如果你有一套上等的音响系统就更好了,让荷莉·科尔的歌声静静流泻,你便能沉醉在最深层的感动中。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77 发表于: 2008-06-30
Everything for Love
一切为了爱
查克·曼焦内(Chuck Mangione)小号
Chesky JD199





查克·曼焦内(Chuck Mangione)多次获得葛萊美奖、作品二度受到奧林匹克运动会青睐选用。这张新碟再次引人注目!同样由“胡子老伯”查克·曼焦内领衔主奏,同样操的是他那只“大”小号——夫吕号(Flugelhorn)。从策划到编排、演奏,该碟都突出了它充满浓浓爱意的主旨(片名即为:Everything for Love)。用他手中那只心爱的铜管,给情人、给爱妻、给晚辈,给所有值得爱的人倾述衷肠。碟中第一曲Peggy Hill是为福克斯电视台的情人节节目所作的插曲,查克的夫吕号在温馨的伴奏声中徐徐响起,营造出好一派轻柔、舒逸的乐境!第二首Slo R是查克献给自己的夫人的曲子,因此也特别动情。尤其是低声部的吹奏,简直为你罩上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意韵,千言万语也顶不上这般特有的表述方式。最后一曲Freddies Walkin是查克为他的教子而录制的,开始便是Charles Meek的独唱,表面随意而内心充满深情,器乐在这里只充当次要角色。这张唱片的录音非常棒,吉他手G·盖斯曼、鼓手E·里韦拉以及键盘手T·雷古四斯也都有点睛的表现。整张碟曲曲都洋溢著爱意。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78 发表于: 2008-06-30
I Thought About You
想念你
克莉丝蒂·贝伦(Christy Baron)演唱
Chesky JD152   





本片女主唱克莉丝蒂可以说是爵士乐界的新人,但是聆听她的歌喉不得不赞叹她对歌曲之中的深沉浪漫、随心所欲即时演释(这就是爵士迷人的地方之一)、动静皆宜的演释非常好,因为有些爵士歌手擅于演唱慢歌、怨曲,但节奏轻快的歌曲就不行,至于克莉丝蒂在本片中的表現实在令人不敢相信是一位新人所演唱的,而且本片的钢琴三重奏在伴奏上非常和协,也玩得很有乐趣,在这里也记上一功。

本片的中文解说写得非常详细,乐友们可以购卖回去之后自行仔细观看。至于本片的录音是CHESKY再次突破另一顶峰的成就,以前CHESKY是透明,在一些音响系统上可能会显得太过仔细,但是本片不仅保有着CHESKY录音清析真实的传统成就,而且更加上宽松饱满的音色表现,对绝大部份的音响系统都会有非常亲和力(说实在的,本片要是播放出來还会刺耳,那么音响真的不要玩了),音响店家拿来示范音响表现是非常适合的,原因就在于--

第一就是女声演唱(很多人都喜欢女生尤其是美女唱歌)

第二是歌曲好听

第三是伴奏也很棒,不单调

第四是整张专辑起承转合曲目安排得很好(这是一项大学问)

第五是录音听起来不但非常优秀,还具有管味一般轻松,对拿来音响示范绝对不会产生负作用......。

对了,CHESKY实在夠意思,在本片中特別为中国乐迷收录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Round Midnight、Body And Soul等三首爵士经典名曲,更让本片变成超值再超值,绝对值得推荐给各位爵士乐友、音响发烧友、爵士初接觸会怕怕者。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79 发表于: 2008-06-30
专辑:上海爵士

EMI 489 701021 001 9

发行:2005年1月10日


二十世纪初期的上海:十九世纪的鸦片战争,使这个“东方巴黎”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目无王法的地方。各式各样的腐败行为就陆续出现,这种现象用现今社会标准来看,也令人震惊。在中国,爵士乐似乎是一种新兴的玩意,其实早在70年前,已登录上海。那时候的上海,有国际大都市之称,五光十色的歌舞厅和动感十足的爵士乐会所互相交错,正是音乐家和艺人的集中地。一块文化大革命扰乱了整个上海,从那时开始,上海就跌进了文化大沉睡,JAZZ 被视为一种肮脏的东西,意味着颓废,堕落,也只能跟赌博娼妓等腐蚀人类的货色混为一谈。到了今天,在中国的各项经济和社会改革下,上海正经历文化的复苏,而爵士乐亦在这样的环境下恢复过来。这里集合了一些旧上海爵士乐歌曲,由现在上海一群最顶尖的音乐家重新灌录的。

这是张难得的爵士唱片,这是张爵士迷不得不听的爵士唱片。当第一首伴奏的爵士乐响起来的时候,确保你会发出惊叹之声:“哇,这么迷人的爵士乐啊!”   

1.得不到的爱情 - 郑芷骁


2.给我一个吻 - 赵可


3.鸡尾酒 - 张乐


4.你听到的歌声 - Rebecca Tu


5.相见不恨晚 - Rebecca Tu


6.奇异的爱情 - 赵可


7.AVALON (阿瓦隆)


8.今宵多珍重 - 赵可


9.夜上海


10.茉莉花 - 张乐


11.我要你的爱 - 赵可


12.情人的眼泪 - 张乐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