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4677阅读
  • 29回复

可怜的乌鸦,我要让你变凤凰----大玩M66AE耳放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08-31
上了银摩,多了jesen瓷管,外加原来试验下来的好多补品,一直想搞个胆耳房,网上有个老外. 意大利 Andrea Ciuffoli针对e182cc设计了一款otl输出的极品耳房,前是6sn7或者5814或者12au7,后是用飞利浦的e182cc 
有关E182CC在耳机大家坛的介绍
 

E182CC VS 5687
今天终于拿到了垂涎已久的PHILIPS SQ E182CC,来不及RUN IN了,马上上机器和Tung-Sol,1956年的5687进行了对比。E182CC和5687可以直接替换,前者除了比后者多出7DB增益外其他参数均完全相同,因此在我目前5842直藕驱动的机器上也完全没问题。接上E182CC,热机10分钟带上耳机,塞入PHILIPS最著名的那版罗西尼弦乐4重奏。C大调第三乐章ACCARDO的小提琴刚发出了第一声儿就听出了这只管子和5687真的是大相径庭,仔细听完一曲,感觉E128CC的声音明亮许多并且具有非常好的细节,配合5842这只低内阻电压放大管再加上直藕设计,把蛋机的细节提高到了应该可以说是最高的程度,5687一直让我遗憾的细节问题得到了最好的解决,但声音明亮让人听起来或多或少有些不爽,后来换到RCA和DG一些早期录音发现这让人明亮的声音对于老唱片实在是致命的,本身因为录音技术而造成的声音发亮被进一步加强,使音乐变得不是很耐听,同时和5687比,E182CC的低频简直就是少了很多,播放炎黄第一鼓感觉尤其明显,听卡拉扬63年的贝9录音也少了几分气势,现在只能祈祷是管子没有RUN IN,因为拿到的NEW IN BOX的管子连一次机器都没上过。如果形容的话,5687热情奔放,可以让人全身心融入音乐中去品味去感受而E182CC则更加冷静公正,尤其是古典作品,对每一个音符,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忠实的回放

有关 意大利 Andrea Ciuffoli
发表的极品otl耳放介绍


  耳机放大器设计目标是:
  非常靓声
  低功耗
  小尺寸(30x40厘米)
  电源部分可以有多种选择不使用线形不佳的电源调整管,如6080和6C33-B
  低输出阻抗(大约33欧姆)
  输出级的偏流足以满足音乐峰值的要求(300欧时达20Vpp)

  
本电路通过SPICE设计软件优化,采用Mithat F. Konar设计的电子管模型。这种模型与真实情况非常接近,已经开发了一个交互式的程序来确定正确的参数。这是E182CC的结果(红色是模拟曲线,白色是真实曲线):









图1 E182CC SPICE模拟图
这是5814的(ECC82的军用型号):
图2 5814 SPICE模拟图
  用SPICE模拟的曲线与真实曲线非常接近,几乎难以区分。真实曲线是用Audiomatica的Sofia vacuum tube curve tracer制作。SPICE电路模拟软件是免费的,有 Unix (Berkeley)平台的和Windows (WinSpice)平台的,在Windows 95/NT下也有许多商业软件。[原文编者:一个Windows平台下的图形化的SPICE模拟软件的测试版可以从Interface Technologies/MicroSim下载。]
电路图
图 3a  
图 3b
图 3c
  在耳机放大器的电路中(图3a,图3b和图3c),增益级使用单端甲类三极管,输出级使用双三极管并联作阴极跟随器。第一个版本使用E82CC/5814,它的声音很靓,但是因为线形不佳而有失真。我用的是JAN Philips的5814,也许用其它管子声音更好,像Mullard或Jan Philips的E82CC/ECC82。每只5814的偏流调至4.42mA,耗散功率3.76W。为了降低失真,阴极电阻上没加旁路电容,形成本地负反馈,你也可以试着加一个 220uF, 16V ELNA电解。
  第二个版本使用(我的是RCA 3A5)直热三极管,失真更小,那幼滑的声音只有直热三极管才能做到。3A5必须采用直流供电,如图7所示。第三版采用Jan Philips 6SN7(我现在最喜爱的),虽然声音不及3A5幼滑,但是失真却非常低,低频响应令人瞠目!有时,我在听6SN7时想,高频是不是有所丢失,但这并不是真的。
  注意: 3A5非常敏感,具有微音效应(如果你摸一下它,耳机会发出‘gong’的一声)。我把3A5装在一个浮动管座上。
  在以上三个版本中,输出电子管V2的偏流都是每只26mA(加起来52mA),总功耗6W(2x3W)。仅指使用Mullard或JAN Philips的电子管而言。
图 3d
所有的电阻用Allen Bradley碳膜以取得更好的声音。7个2W22K的电阻可以换成一只3K20W的TO220封装的Caddock无感电阻。图3d画出如何安装7只22K电阻。
  交连和输出电容使用Jensen或Audio Note的油浸纸介电容,当然像Solen这种MKP电容也可以用。对于电解,我喜欢Black Gate或ELNA Cerafine(Audio Note制),ROE、PRAGUE、 MALLORY也是很好选择。
  近年来,在Hi-end放大器中使用电容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使用MKP聚丙烯电容(在输出级和交连上),二是电解电容(在电源部分)和油浸纸介电容(用作交连)。MKP电容在动态环境中测试,其低失真、低内阻和速度快的特点深受好评。电解电容一般失真较大、速度不高,但是,也有像Black Gate和ELNA Cerafine这种音频专用的上佳品种。
  这次,我使用的是ROE电解和SOLEN MKP电容。实际聆听测试,MKP电容使得声音圆滑。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本文中的电源滤波电容和放大器的输出电容可用220UF或以上的MKP电容代替。

图 4
图 5
图 6
About the power supply, the filaments can be powered by AC or DC except that the 3A5 (version 2 of the amplifier) requires a DC filament supply. Each supply has a timed relay that mutes the audio output until the tubes stabilize. I have designed 3 different power supplies - regulated, passive and cheap passive:
  就电源而言,灯丝用交、直流供电均可,但是版本二中的3A5除外,它必须用直流供电。每种电源都带有延时继电器,它在电子管进入稳定工作状态之前使输出静音。我设计了三种电源-稳压电源、被动式电源和廉价被动式电源:
  图4所示稳压电源根据Technics的线路设计,用一只IRF MOSFET和一只Motorola BUX48功率三极管复合成达林顿管,构成虚拟电池。MOSFET/NPN复合管在400V时可达15A,可以轻松地控制大容量电容的涌动电流。BUX48应加散热器,它的功耗有6W。
  图5是全部采用被动元件的电源,使用了昂贵的扼流圈。
  图6是一个“廉价”的版本,用图7所示的慢启动灯丝电路,并提供延时。
输出端的延时时间为150秒或2.5分钟(RC = 330K * 470uF时),它避免了开机的冲击声。延时继电器用12VDC DPDT(最大负载7-10A),阻抗大约150欧。如何连接,请参见图3a图3b。

图 7
  本机灯丝不用直流供电时也没有什么噪声。不过,为了使灯丝电压更加稳定,我建议用图7的慢启动电路来代替图4和图5的线路。并且,版本二的3A5要求使用直流灯丝供电,此电路也最为适合。慢启动电源可以延长电子管的寿命!MJ15004需要加装散热器,它的功耗是12W。
  这里有慢启动电源的全尺寸的印刷线路板图。下面是安装示意图和推荐的机壳布局结构。
安装示意图和推荐的机壳布局结构
安装示意图和推荐的机壳布局结构
安装示意图和推荐的机壳布局结构

效  果
放大器的部分指标(采用稳压电源):

增益    21.5db
输出阻 33欧
THD = 0.88% 输出电压 = 9.5v 负载 300 欧 => 200 mW
0.40% 输出电压 = 5.9v 负载 300 ohm => 80 mW "Sennheiser 580的最大功率"
0.17% 输出电压 = 2.9v 负载 300 ohm => 15 mw
0.07% 输出电压 = 1.2v 负载 300 ohm => 2.5mw
频响    0.7Hz to 1GHz


  图9显示出THD(失真)在9.5V、2.9V和1.2V情况下的衰减情况。太完美了!它们显现出线形的谐波衰减(功率越小失真就越低)。

9




[ edit_post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8-31
第一不想贱卖浪费了瓷管,和多余的元器件,二来手痒,一直想再收一款有升级潜力的耳放来满足欲望,网上潜水找耳房,找呀找的居然无意找了个美星的回来,主线路为12ax7+6n6,牛出,12ax7为简单的直流灯丝,6n6为交流灯丝,找资料,发现6n6可以替换的是E182CC,而E182CC=5687,而改换了E182CC后,其实就是哪个意大利老外的改动版,又可以尝尝5687的味道!
厂家的介绍

特点:
★ 外观简洁、高雅,虽为封闭机箱,电子管清晰可见;
★ 内部选用电子元件质量好,性能稳定,ALPS日本电位器保证了双声 道良好的平衡度;
★ 纯手工搭棚焊接的线路;
★ 电源变压器提供了宁静、充足的电源应;
★ 两个声道各用一个日本产的硅钢片和高质量无氧铜线分多组绕制的输出变压器,保证了上乘的音质和匹配能力;
★ 输出阻抗分 32 Ω、300 Ω、600 Ω三组,可根据耳机的阻抗选择匹配,转接简便;
★ 音色:高音圆润、飘逸、透明而清沏,中频丰满而定位准确,线条分明,低频有令人惊喜的动态感和清晰的节奏感,下潜有力,量感充足,有收放从容的控制力;
★ 价格实惠,拥有者为超值精选。


实际的听感却是厚润的,甜的发腻的中频,毫无层次感的浮空的低频,高音却是圆润。飘逸。但不清澈,透明-----耳机是 HD600
这种听感初哥倒是喜欢的很!
乌鸦,我想把你变成凤凰!
主角上场

[ edit_post ]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08-31
全部推倒重来,备料 (红字为后阶段针对大盾管调声再加入的)
管子
E182CC(大盾)
12ax7(大盾)

电阻---金威,家当
电解-------飞利浦159系列(二手)
                   bgFK,ELNA CAIFINE
                jesen(轴向)roe(轴向)
9脚管座------cmc特氟龙
整流管--------Motorola mur420,德率风更
耦合电容----jensen瓷管 ,mit rtx,hovland
主电源降压电阻--------维莎rch50
电位器-------东京光阴
切换器---英国rs度银
电源尾插----创世
保险---hifituning
搭棚线----卡打死裸铜
机内连线电源部分------卡打死机内线
变压器输出线----------欧亚得6n机内线
信号线-----卡打死机内信号线
信号座----卡打死度老加长
耳机输出座---米国的SWITCHCRAFT  
耳机输出线----hovland的G3
前级音频线-----Jensen纯银
焊锡-----卡打死
电源开关----米国c&k

原来设想想用纯银线搭棚,后来发现牛那块太多的铜线了,再说全部纯银线可能不好控制声音,再一番挣扎后统统选用了铜!

看到这里不尽有人要问,拉JI这样搞值得吗,呵呵,第一这是玩,第二,牛出不行的话可以照老外的线路改动几个电阻,x7改动变u7,再转6sn7,推动e182cc,阴出电容otl。客官您说这个机器好不好玩?(或者继电器直接切换输出方式)
好了言归正传
——网上找的E182CC和6n6的管脚分布图

E182cc的管脚图,
1-----阳极------9
2-----栅极------7
3-----阴极------6

4,5------灯丝
8----------灯丝中点,兼屏蔽


6n6的管脚图
1-------阳极-------6
2-------栅极-------7
3-------阴极-------8

4,5------灯丝
9----------屏蔽


[ edit_post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09-01
开始

发现cmc特氟龙管座有个毛病。就是管脚可以旋转,用上短的卡打死机内线,真不小心转过来的话要搭上另一个脚,只好用热溶胶固定线了!
[ edit_post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09-01
开机
当插上nos的全新大盾e182cc,拨动电源开关的一霎那,心跳静止,呼吸加速,毕竟改了它的推动部分全部,开机是驴是马,会不会烧耳机都是一个未之数,心理默默祈祷首要的是响,在慢慢调。。。。。。
开机,在电源灯亮起的一霎那,没有烟味糊味,电子管缓缓地点亮,放上fim的this is k2 song插上HD600 居然没有声,刚想拔下耳机,却听到了破惨的音乐声,玩了磨机改动失败,真在我噢丧脑袋不停出冷汗的时候(这时可真够乱的又要擦汗还要顾及耳套不湿,真忙的手忙脚乱)奇迹出现了,音乐声正常了,同样的电位器的刻度,比原来还大声(筋脉通了?) 听着正常的音乐(第一次开声要求不高,只求声音正常),突然觉悟过来------原来这个蛋鸡是要热身的!!!!!
初次开机的热身,除了HD600,12ax7(大盾黄标铜柱)和一对0.22的jensen瓷管还有二个拆机的飞利浦电解,其他都是新的,开机居然二极撑开了,乐器有了分离度,但是低频很紧,少,瘦,但是听古典确是舒服的很!还有西洋的jazz名伶很是受用,音乐味十足。换上国内的口水,古旋,真是乱听的可以,当音乐想起就想吐(肯定是不正确的)
再摘录一下前人的听感:
ACCARDO的小提琴刚发出了第一声儿就感觉E128CC的声音明亮许多并且具有非常好的细节,把蛋机的细节提高到了应该可以说是最高的程度,E182CC的低频简直就是少了很多,播放炎黄第一鼓感觉尤其明显,听卡拉扬63年的贝9录音也少了几分气势,现在只能祈祷是管子没有RUN IN,因为拿到的NEW IN BOX的管子连一次机器都没上过。E182CC则更加冷静公正,尤其是古典作品,对每一个音符,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忠实的回放
当然他的对比是天梭的5687,想象我也可以上,可以换管子听不同的音乐真是走路也感觉得意。。。

意外。。。。


[ edit_post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09-01
e182cc
能直代5687?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0-09-01
info_post_2
e182cc
能直代5687?

还没用呢,据说是的,在说先前有人试的时候,实验的人还是北京德律风根专卖店的主,我想,这不因改乱写吧,如果我要上,可能还要书本证实呢,呵呵
另你试过12AX7上直接插12au7吗,我想除了放大倍数不一样外,都可以用的吧!
http://www.feverhifi.com/viewthread.php?tid=2358&page=1

[ edit_post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0-09-01
info_post_2
开机
当插上nos的全新大盾e182cc,拨动电源开关的一霎那,心跳静止,呼吸加速,毕竟改了它的推动部分全部,开机是驴是马,会不会烧耳机都是一个未之数,心理默默祈祷首要的是响,在慢慢调。。。。。。
开机,在电源灯亮起的一霎那,没有烟味糊味,电子管缓缓地点亮,


真能卖关子! 不过摩的够彻底!我也是HD600,耳放Cyber 20b, 本来想摩来着,看看内部搭棚的工艺,实在没有勇气了,对楼主除了敬佩还是敬佩!
PMC TB2+ +  Melody H88MK2 + Spark CDT15A
HD600 + 欧博20b 耳放 + WK USB 解码器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0-09-01
info_post_2
真能卖关子! 不过摩的够彻底!我也是HD600,耳放Cyber 20b, 本来想摩来着,看看内部搭棚的工艺,实在没有勇气了,对楼主除了敬佩还是敬佩!

 Cyber 20b
本来我也想买,好像还有喇叭输出吧
2A3的?
可是后来看了许多2A3的推动部分好多名机都是用E182CC来推动的,包含了audionote!而audionot有款上了荷兰的e182cc真是天籁之音。
E182CC推动耳机真是小菜一碟!

卖关子我不会,没人顶,就不往下写了!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0-09-01
20b 是EL84单端,没有喇叭输出,高级版的是独立电源,我的是基础版。
BC159是不错的电解电容,我很喜欢,看上去楼主很幸运,买到的是真BC,但可能稍微早期一点的。
PMC TB2+ +  Melody H88MK2 + Spark CDT15A
HD600 + 欧博20b 耳放 + WK USB 解码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