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721829阅读
  • 788回复

***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620 发表于: 2008-12-07
Wagner: Lohengrin  
瓦格纳:罗恩格林  
Plácido Domingo, Jessye Norman  
多明哥、诺尔曼等人演唱
Sir Georg Solti/Wiener Philharmoniker, Wiener Staatsoperchor  
索尔第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及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合唱团  
Decca 421 053-2(4CD)
  




1850 年由李斯特指挥在魏玛首演的《罗恩格林》,代表着浪漫主义歌剧的最高峰,并且也是瓦格纳本人创作中最重要的转折点。说它是“歌剧”,因为歌手们仍然是在“唱”,而不像他后来的“乐剧”里那样,用乐队伴奏着“说”。但这里已经没有传统歌剧中那些脱离情节的“编号曲”式的咏叹调、二重唱、芭蕾等等的程式了。整部《罗恩格林》的音乐具有很强的戏剧连贯性,一气呵成,而且管弦乐的成分很重,很接近瓦格纳后来的“乐剧”了。
  
剧情也像他后来的《指环》那样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年幼的公爵被篡位者施魔法变成一只天鹅,许多年以后他又变成一个化名为罗恩格林的武士,回来保护他的姐姐埃尔萨不受篡位者的伤害,最终还和她相爱乃至结婚。对于这个乱伦的情形,起先观众自然和埃尔萨一样是蒙在鼓里的,而且那首著名的《婚礼合唱》也真正是唱得庄严、圣洁,没有丝毫的邪恶感。只是罗恩格林的真实姓名被一再追问却始终隐而不露,成为戏剧悬念。  

恐怕许多爱乐朋友都知道,索尔第的瓦格纳唱片是难得有竞争对手的。1986 年,他以74 岁的高龄,终于完成了自60 年代初就开始的足以让他名垂青史的全部瓦格纳歌剧的录音。最后的这部就是《罗恩格林》。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621 发表于: 2008-12-07
Richard Wagner: Parsifal
瓦格纳:帕西法尔  
Peter Hofmann, Doris Soffel, Dunja Vejzovic, Rohangiz Yachmi
霍夫曼等人演唱
Herbert von Karajan/Berlin State Opera Chorus,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及德意志歌剧院合唱团
DG 413 347-2(4)
  




卡拉扬以深度的沉思来呈现《帕西法尔》精神层次的内容,因此即使在音乐最微弱的地方,也都代表卡拉扬最深刻的冥想,而管弦乐曲的明暗对比强烈,也是造成《帕西法尔》戏剧力量的来源。
  
瓦格纳最后的这部歌剧一向争议很大,以至于当今的某些文化史家对它还颇为反感。当初,哲学家尼采甚至就是因为从《帕西法尔》中识破了瓦格纳的虚伪而与他决裂的。这位一向总是讥讽宗教的无神论者居然做起舞台上的弥撒来了,让尼采大失所望。

剧情并不复杂,但却深刻得惊人。乡村少年帕西法尔懵懂无知因此纯洁无邪,也因此能够抵御女妖康德莉的诱惑而为教会夺回圣矛,进而寻获圣杯,终于被众骑土拥戴为新首领。这样一位英雄及其业绩的意义,在思想文化史上既有其深刻性也有极大的危险性,也确曾被后来的纳粹利用,成批制造出那种蒙昧主义的法西斯炮灰式的“英雄”。

作为戏剧作品,《帕西法尔》也有缺陷,舞台场面有时竟会长时间地凝滞不动,让观众感到相当沉闷。不过这倒并不妨碍我们听唱片的兴致。《帕西法尔》的音乐是奇异而激动人心的,在某些方面它达到了瓦格纳风格的极限,音乐最为沉静、细腻。著名的前奏曲和“耶稣受难日音乐”常被用于音乐会单独演奏。
  
这套80 年代初灌录的《帕西法尔》是卡拉扬在DG 的最好的歌剧唱片之一,整个演录精致、平衡,音色娇艳迷人。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622 发表于: 2008-12-07
Wagner: Orchestral Music from Der Ring des Nibelungen Die Meistersinger、Tristan und Isolde
瓦格纳:无言的管弦乐——《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诸神的黄昏》、《纽伦堡名歌手》、《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
George Szell/The Cleveland Orchestra  
塞尔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  
Sony SBK 48175  





这里所表现的精力会令人屏息!塞尔的指挥倾力万钧,尤其在《诸神的黄昏》中;而在《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爱之死”也从未有人演奏如他一般热情澎湃!在转录成CD后,音场更深也更有重量感。这是60年代塞尔与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的珍贵录音之一,非常值得收藏!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623 发表于: 2008-12-07
Emile Waldteufel:Skaters Waltz  
华德都菲尔:溜冰者圆舞曲
HERBERT VON KARAJAN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卡拉扬指挥爱乐管弦乐团  
EMI SXLP 30224  




这是华德都菲尔所有作品中最好的录音。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624 发表于: 2008-12-07
William Walton: Violin Concerto / Viola Concerto
沃尔顿:中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
肯尼迪(Nigel Kennedy)中提琴和小提琴  
Andre Previn /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普雷文指挥皇家爱乐乐团
EMI CDC 7 49628 2
  
  



1902 年出生的英国作曲家威廉·沃尔顿,基本上保持了自埃尔加以来的英国音乐传统,同时也不失个人品格。他一生作品不多,主要有清唱剧《伯沙撒王的宴会》、舞剧或配乐表演的《门面》、两首交响曲和三首协奏曲——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的各一首。大提琴的那首,先前介绍德沃夏克同一曲目时,就在那同一张唱片上,连带提到过了(皮亚蒂戈尔斯基和明希版)。沃尔顿的另外两首协奏曲则都在这张唱片上呢。

《中提琴协奏曲》是沃尔顿27 岁时的作品,也是他创作成熟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尤其第三乐章,被认为是沃尔顿最了不起的篇章之一。首乐章是略带忧伤的行板,反倒第二乐章是谐滤曲风格的,活泼而精神焕发。
  
同样的这种反常规的安排也出现在他的《小提琴协奏曲》里。它是为海菲兹写的,并且由海菲兹1939 年首演。首乐章再度是缠绵、忧郁的行板,曲调温馨迷人,十分好听。而第二乐章又再度是兴高采烈的,具有狂想曲的冲动性格。  

小提琴家兼拉中提琴而且拉得好的不多,梅纽因之后,祖克曼是最杰出的。现在,年轻的肯尼迪也算一个了。梅纽因后继有人,想来颇感欣慰。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625 发表于: 2008-12-07
William Walton:Concerto for Violin & Orchestra
沃尔顿:小提琴协奏  
郑京和(Kyung-Wha Chung)小提琴
Th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conducted by Andre Previn  
普列文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Decca SXL-6601  




  
这是1939年沃尔顿为海飞兹所写的曲子,旋律是少有的优美、浪漫。郑京和在 一连串的现场演奏会后灌录此张唱片,除了表现出上述的乐曲特色外,热力四射的演奏方式使得沃尔顿这首曲子变得更吸引人,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沃尔顿本人曾观看这张唱片的录音程序。
[ 此贴被vip_laomao在2008-12-08 ]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626 发表于: 2008-12-07
William Walton:Gramophone Premieres  
沃尔顿: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交响曲、3首歌曲
多拉-斯蒂文斯(Dora Stevens)演唱
弗雷德里克-里德尔(Frederick Riddle)中提琴  
休伯特-福斯(Hubert Foss)钢琴伴奏
William Walton,Sir Hamilton Harty/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沃尔顿和哈提分别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Dutton Laboratories CDAX 8003  




  
这是这首中提琴协奏曲的首次录音,时间是1937年由沃尔顿本人亲自担任指挥工作.中提琴主奏里德尔的表现卓越,甚至到今天许多版本中此曲录音的中提琴家都未能超越.在沃尔吨精致的指挥下,在那透明无暇的琴声,悠扬舒畅的歌声下,还能保持高贵的不朽地位.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627 发表于: 2008-12-07
William Walton: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Hindemith.、Symphony No. 2.、Partita for Orchestra  
沃尔顿:第二交响曲、欣德米特主题变奏曲、管弦乐组曲  
George Szell/Cleveland Orchestra  
塞尔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  
Sony Music MPK 46732





沃尔顿在写给塞尔的信中曾盛赞道:“这是从任何角度来看都十分妙绝与了不起的第二交响曲演奏,首先,它具有绝对恰当的音乐语言与惊人的技巧表现......。”由此可见这是本曲最权威的诠释版本。其它如“欣德米特主题变奏曲”和“管弦乐组曲”亦是值得称赞的。40年前的录音,但效果仍然不错。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628 发表于: 2008-12-08
Walton: Troilus and Cressida
沃尔顿:特罗伊罗斯和克瑞西达  
Richard Hickox/English Northern Philharmonia
理查德-希柯克指挥英国北方爱乐  
Chandos CHAN 9370/1





从普契尼之后的歌剧作家,很少有象沃尔顿这首《特罗伊罗斯和克瑞西达》有这么多感人的旋律出现。Hickox在1995年,率领英国北方爱乐做出这个无比强韧的录音。在紧密无间的音乐之中,充满自在活络的节奏。老练的歌唱家们,更是表现得可圈可点、乐趣横生。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629 发表于: 2008-12-08
Walton:Facade/Siesta/Scapin
沃尔顿:“门面”全曲、午睡;“朴次茅斯军港”序曲、“斯卡皮诺”  
Sitwell, Pears
西特韦尔、皮尔斯等人演唱  
Anthony Collins/the English Opera Group Ensemble
科林斯指挥英国国家歌剧团
Adrian Boult/London Philnarmonia Symphony
鲍尔特指挥伦敦爱乐  
Decca 425 661-2
  



  
安东尼-科林斯的“门面”是经典之作,录于1954年,但CD 转录得鲜明极具空气感,完全是现代录音的规格。而最具价值之处在于埃迪特-西特韦尔本人嘹亮及有特色的吟诵与皮尔斯出色的演唱。鲍尔特指挥的管弦乐部分亦是高评价,不过音效稍差。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