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6075阅读
  • 64回复

【原创】发烧物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07-04-14
下面是引用月亮湾于2007-04-14 00:24发表的:
重念发烧经,这个好贴不能忘记的!


月亮兄深夜读帖,把好多精彩或感人的帖子提上来了。这些帖子对于听音之道是极好的诠释。确实要多读。
欲记荒寒无善画,赖传悲壮有能琴。—王安石
mpa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07-05-03
实是入木九分:“国产器材与进口器材本质的差别在于:在国内设计师眼中,电路板上流动的是焊点,在国外设计师眼中,电路板上流动的是音符。”
Creek evo+M34+夜莺
mpa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07-05-03
实是入木九分:“国产器材与进口器材本质的差别在于:在国内设计师眼中,电路板上流动的是焊点,在国外设计师眼中,电路板上流动的是音符。”
Creek evo+M34+夜莺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07-05-03
好文章.好论坛.看的我茅塞顿开
只看该作者 54 发表于: 2007-05-03
下面是引用mpa于2007-05-03 18:27发表的:
实是入木九分:“国产器材与进口器材本质的差别在于:在国内设计师眼中,电路板上流动的是焊点,在国外设计师眼中,电路板上流动的是音符。”

不能苟同,国内设计师在产品校声时,如果摒弃个人的自负,摒弃那些自诩的金耳朵,去请真正的音乐家,指挥家来帮助指导,估计产品会有质的提升
gje
只看该作者 55 发表于: 2007-05-04
发烧的乐趣,在于听到自己满意之处,可以泪流。
发烧的悲哀,在于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声音!
发烧的无奈,在于未听遍天下名器之前,我怎么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声音?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07-05-04
看A版的帖感叹自己的秒小,看各位的留言更觉路还很远!
音响不仅仅是科技,还需搭配与调节,让声音更宽容亲切!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07-05-04
其实各环节都重要,只是小环境服从大环境,一句话,听音房决定一切,再好的器材,没有听音环境就是白搭,小房间,大音箱。。。大房间,小音箱。。。我相信谁也没办法做到很好,匹配最重要,玩得开心就好
只看该作者 58 发表于: 2007-05-06
好久没到老赵这儿来了,又见崔兄高论,也说几段谬论:

发烧起源于无知和向往,
退烧起源于了解和妥协,
品位,大多是指退后复烧

音乐首先是一种共鸣,其次是一种动容,最终是一种感情.
它的好处就是坐在家里的沙发上,也能让我体会到爱琴海的风吹过古希腊的原野所带来的那种真实的心灵感受.

没有生活,音乐不会让人充实;
没有挫折,音乐不会让人流泪;
没有成功,音乐不会让人振作;
没有品位,音乐不会让人优雅;

器材超过5万,80%是为了解决追求完美和搭配这些心魔.
真正想听音乐,老赵的S84足够了.

电不是最重要的,正版的CD是最重要的,
用德国的母带原盘放在万元影院上效果没有什么话说.当然,不通电除外.

振动也不是最重要的,家庭不是听音房,无法也没必要解决谐振和反射,
在器材还可以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音量,合适的音量营造出屏息静听的完美天籁感受.

如果离开事业谈音乐,音乐就是心灵的毒品,除非音乐就是事业;
如果离开音乐谈事业,事业就是庸俗的劳动,没有除非.

密度是器材的试金石,我得承认.
只看该作者 59 发表于: 2007-05-06
一群臭皮匠,顶死一帮诸葛亮!
[ 此贴被四川民工在2007-05-06 17:58重 ]
平衡-密度-张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