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9638阅读
  • 62回复

曙光初照“演兵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07-07-09
曙光机的粉丝们,,准备又在A版门前排队吧!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07-07-10
A版,快说说,图片上的到底是个啥!!!快快快!!!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07-07-10
报告,八成是个胆机。
风风雨雨原是甘露,点点滴滴岂放心头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07-07-10
look
风风雨雨原是甘露,点点滴滴岂放心头
只看该作者 54 发表于: 2007-07-10
外观看上去现代感很强,变压器的罩子是磨砂的吗?
只看该作者 55 发表于: 2007-07-10

下面是引用andy999于2007-07-10 17:00发表的:
报告,八成是个胆机。

哼,我都看到管子啦,肯定是胆机!呵呵。

享受生活,轻轻松松玩音响
玩音响,玩的就是电流和振动。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07-07-10
老赵你的M34 做成这个样子也蛮好看的
台湾一日不收复,就一日不过英语四级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07-07-11
下面是引用yaqu于2007-07-06 20:17发表的:
红色的偶合电容是原来得吗?



回yaqu兄:

是的。查阅了相关资料,它是国产最优秀的耦合电容之一。
只看该作者 58 发表于: 2007-07-11
下面是引用andy999于2007-07-09 16:06发表的:
呵呵,这些管子可都不便宜啊。期待您的美文。



谢谢A兄鼓励。

  守得云开见月明。经过继续煲炼和周遍器材的不断调整,两个月后的今天,终于听到了自己满意的声音。auricap电容尽显了美丽的一面,整体特点与之前在网上查阅到的信息别无它二。值得再书上一笔的是,她那优美流畅的高音和委婉深沉的低音。在搭配VALVO半水银斜环ECC83+ Mullard黑水银方环12AT7前级管子使用时,听民乐《庆丰收》(唢呐独奏)和《苗岭的早晨》(口笛),高音唢呐和口笛的高频延伸无穷无尽,非常润泽,明而不亮,丝毫没有噪耳、刺耳的感觉(个人认为,如果听高音唢呐觉得高音过亮,那么器材的高频再现就不理想)。低频方面,不是“拳拳到肉”令“裤脚生风”那种强劲风格,而是委婉深沉、丰满而富有弹性,沉下去很深;质感上佳的超低音部分非常丰富,没有波澜壮阔也没有惊涛骇浪,但见柔中带劲暗流汹涌,一样令人心潮澎湃;这种低音弹跳力很好,收缩明快,不缺乏活泼、轻松与优雅,足以让人心神愉悦(过去在商家那里听过一台麦景图斯推英国乐爵士P-24落地箱,半天也不肯走人,只因为那种如痴如醉的低频实在引人入胜。想不到心向神往的声音如今得来全不费功夫,尽管只有几分相似)。
只看该作者 59 发表于: 2007-07-11
此外,还曾用HI-FI“宝典”《皇帝位》对其声场营造与结像方面进行过严格测试,通透的声场和准确的定位与“宝典”上的标准已是八九不离十。马可波罗的《鼓诗》(阎学敏)和民乐《一鼓会群英》里,尽管虎虎生风的场面时而万鼓齐鸣,时而百章齐奏,但还是可以察觉到大鼓和中音鼓各自的位置甚至鼓槌是击落在牛皮鼓面的圆心还是圆心以外的什么位置上。一切井然有序,从容不迫,丝毫不乱;尤其是敲边鼓小细节那一个段落非常传神。微小细节和瞬态反应极佳,大动态音乐干净利落。听大型交响乐《红旗颂》,乐队阵容清晰,乐器分离度上佳,小号金碧辉煌,长号气贯长虹,圆号鼓舞人心,弦乐密度非常好;大型音乐作品《祖国颂》(四声部男女大合唱,交响乐队伴奏),乐队与人声层次分明,即使是在四个声部高歌齐唱的时候也不会混淆,各声部还原清晰。听无伴奏合唱(如谭晶领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那背景简直就是大雨过后的万里晴空;而坐在皇帝位上的你几乎可以一个个看清合唱队员们的脸庞。听独唱或者对唱歌曲,换上一台中频稍微凸出的PHILIPS CD620,呵呵,离箱感很强,人声结像栩栩如生,似乎没有音箱存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