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721845阅读
  • 788回复

***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580 发表于: 2008-12-07
Peter Tschaikowsky: Symphonie No.3/Streicherserenade  
柴柯夫斯基:第三(波兰)交响曲、C大调弦乐小夜曲
Herbert von Karajan\/Berliner Philharmoniker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
DG Analogue/Dig. 431 605-2
  



  
卡拉扬的“波兰”交响曲恐怕是截至目前为止仍是最卓越的版本,没有其他演奏能提供更洗练与优雅的管弦乐效果,而弦乐小夜曲亦同样引人入胜。这是具有无比诱惑力的唱片。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581 发表于: 2008-12-07
Tchaikovsky:Symphony No.5、Tatiana's Letter Scene From Eugene Onegin  
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塔蒂雅娜读信的场景  
艾琳-汉南(Eiliene Hannan)女高音
Sian Edwards/The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西安-爱德华兹指挥伦敦爱乐
EMI CD EMX 2178
  



  
爱德华兹在此给了我们一首温馨的第五交响曲,而且特别加了一首《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塔蒂雅娜读信的场景,由澳洲女高音艾琳-汉南唱来新鲜而富有戏剧张力。西安-爱德华兹在弹性速度的运用上十分具有说服力;在第三乐章中的处理优美得就象一首华尔兹;而第四乐章选择非常快的速度,将乐团的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582 发表于: 2008-12-07
Peter Ilich Tchaikovsky:Symphonies, no. 6, op. 74, B minor;Marche slave.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斯拉夫进行曲
Mikhail Pletnev/Russian National Orchestra  
普列特涅夫指挥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
Virgin Classics VC 7 91487-2





这是普列特涅夫率领这个为他而设立的乐团的代表作,更可与卡拉扬、富特文格勒、穆拉文斯基等人分庭抗礼。虽然大家都对这曲子很熟悉,他处理第一乐章的方式仍令人吃惊!有些人会认为诙谐曲太快了,但是乐谱是标注Allegro molto vivace。斯拉夫进行曲亦是令人兴奋的演出!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583 发表于: 2008-12-07
Tchaikovsky: Symphonies Nos. 4, 5, 6 "Pathetique"  
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六(悲怆)交响曲  
Yevgeny Mravinsky/Leningrad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穆拉文斯基指挥列宁格勒爱乐乐团  
DG 419 745-2(2CD)
  
  



我们听过了柴科夫斯基的前三首交响曲,觉得它们都有点散漫,缺点凝聚力,但是从《第四交响曲》起,这位训练不足的天才,凭他自身的悟性而忽然有了一个飞跃。种种与“命运”相联系的悲剧情结,使得柴科夫斯基的后三首交响曲获得了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不仅成为他本人的管弦乐问鼎之作,也着实跻身于人类最伟大的交响乐之林。三首都是小调的,那几乎该说是俄罗斯民族性的天然的阴郁,紧紧地萦系着作曲家个人音乐天赋中的多愁善感的抒情特质,带出悠扬的回响,悲得如此华丽,美得那么伤感......  

若问三首交响曲里哪一首最好,那就看你是问谁了。柴氏本人最看好“第四”,而以往最流行、名气最大的当然是“第六”《悲怆》,如今则可能是比较质朴的“第五”更受欢迎了。但不管是哪一首,肯定都是音乐会热门,演奏频繁极了,天下爱乐者几乎熟悉它们的每一个乐章。  
  
甚至穆拉文斯基的这套唱片也是天下爱乐者们很熟悉的,都知道这位苏俄大指挥的地位和功力,都知道当年的列宁格勒爱乐演绎苏俄作曲家的作品是多么到位,柴氏后三首交响曲的这个版本是难以超越的经典演录。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584 发表于: 2008-12-07
Tchaikovsky: The Complete Symphonies  
柴科夫斯基:第一至第六交响曲、意大利随想曲、曼弗雷德交响曲  
Mariss Jansons/Oslo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扬颂斯指挥奥斯陆爱乐  
Chandos CHAN 8672/8(7)
  




这套扬颂斯使出浑身解数的杰出唱片,值得全力推荐。充满浓厚的浪漫情怀,自然不造作,奥斯陆爱乐演奏鲜明清晰,而录音则是Chandos的一贯高水准。这七张CD装成一套中价版,相当划算。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585 发表于: 2008-12-07
Tchaikovsky: Manfred Symphony
柴科夫斯基:曼弗雷德交响曲
Mariss Jansons/Oslo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扬松斯指挥奥斯陆爱乐乐团  
Chandos CHAN 8535






自从英国大诗人拜伦的诗剧《曼弗雷德》于1817 年问世,它就成了音乐家们的灵感和题材。我们还记得舒曼为这部戏剧作过配乐,尤其那首著名的序曲令人难忘。  
  
柴氏笔下的曼弗雷德,几乎就是他自己的影子。挑剔地说,这首被他称作“分四个场景的交响曲”,除了那个阴郁的“曼弗雷德主题”及其富有抒情性的舞曲式的变奏之外,简直没有别的可取之处。整个乐曲虽然有同一主题的前后呼应,但仍不能遮掩住它的松懈、散漫的缺陷,无论各乐章之间还是乐章的内部,都缺乏真正的联系。推动并非来自真正交响性乐思的内在力量,感觉就更像是一首芭蕾组曲,而它的表面看来是相当丰富、跌宕的戏剧性冲突,也仅是芭蕾舞剧式的而非交响曲的了。  

但它的“曼弗雷德主题”又实在是很了不起!这是个俄罗斯的曼弗雷德,从一开头就带有浓郁的俄罗斯色彩。首乐章的第一句,大管便吹出了这阴郁的曲调。它起先是那么绝望,像一句有气无力的呻吟。可你哪会料到,这曲调后来竟会是那么富有歌唱性,那样地美丽动人,虽然其中的孤独和忧伤更浓重,更揪心了——光凭这个,它的全部缺点都可以原谅。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586 发表于: 2008-12-07
Telemann: Overtures & Concertos  
泰勒曼:e小调横笛与直笛双协奏曲、G大调中提琴协奏曲、e小调为长笛与弦乐的协奏曲  
André Rieu, Frans Brüggen, Franz Verster,Friedrich Tilegant, Gustav Leonhardt, Paul Doktor  
弗兰斯-布吕根、弗朗茨、维尔斯腾、保尔-多克托尔独奏  
Amsterdam Chamber Orchestra, Concerto 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室内乐团等演奏  
Teldec 9031 77620-2




  
Teldec的“Das Alte Werk”(古乐系列)出过不少泰勒曼的好片,这张泰勒曼的协奏曲就是一个好例子。演奏者布吕根、维尔斯腾皆是巴洛克音乐的好手,这里所选的泰勒曼也都相当具有代表性,清新脱俗的巴洛克风格相当引人入胜。很难想象这会是30年前的老录音。绝佳的形体感和临场感,充分表现出了录音黄金时代的坚强实力。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587 发表于: 2008-12-07
Telemann: Recorder Suite in A minor; Viola Concerto; Tafelmusik  
泰勒曼:竖笛和弦乐队组曲、三首协奏曲
Richard Edlinger/Capella Istropolitana  
埃德林格尔指挥伊斯特罗波利坦乐团  
Naxos 8.550156
  




同是德国作曲家,并且与巴赫同处音乐史上一个多产时代的格·菲·泰勒曼(1681—1767),竟比巴赫还要高产,一生写下600 首法国序曲或称管弦乐组曲、44 部耶稣受难曲、40 部歌剧和数目竟达1700 首之多的康塔塔(巴赫只是300 多首)!亨德尔那时半羡慕半挖苦地说,泰勒曼写一首康塔塔就像别人写一封信那么容易。  

如此高产并不等于粗制滥造,尽管比起巴赫、亨德尔来,泰勒曼的音乐缺乏博大和深刻,因此绝大部分作品如今已几乎绝无演出,只在图书馆这类地方还占着许多箱柜。然而事实上泰勒曼笔下流畅,清新、自然,不乏精品,著名的《宴席音乐》即是一例。这张唱片上就有选自《宴席音乐》的《F 大调三小提琴协奏曲》和《双圆号协奏曲》。另一首《G 大调中提琴协奏曲》也有迷人的风光。
  
当然他的同类作品中最出色的还数《a 小调竖笛和弦乐队组曲》,处处飘逸着一股亲切、随意的美妙灵气。全曲八个乐章,照例以一首华丽的法国序曲开头,接着是嬉戏意味的舞曲、一首意大利风格咏叹调、两首小步舞曲、标题为“喜悦”相当于华彩的乐章、一首帕斯皮耶舞曲和最后的波罗乃兹舞曲。如今的音乐会演奏常以长笛替代竖笛,但泰勒曼的时代还没有现在这种长笛,因此这里还原为竖笛主奏是更原汁原味了。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588 发表于: 2008-12-07
Telemann: Nouveaux Quatuors En Six Suites
泰勒曼:降E大调组曲“La Lyra”、F大调组曲、巴黎四重奏第1—6号  
Jaap Schroder/Violin
勋洛德小提琴
Frans Brüggen/Concerto Amsterdam, Quadro Amsterdam  
布吕根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阿姆斯特丹四重奏  
Teldec 4509 92177-2





如果你市LP迷,大概会觉得似曾相识,因为这张CD原本是Telefunken所发行,在1977年就得了三星带花的最高荣誉,所以今日此录音转成CD没有理由不再给它这个带花的荣誉。“Lyra”组曲是一首色彩绚丽、活泼生动的乐曲,乐团所产生出强弱奏的凌厉效果,使人觉得痛快淋漓。而弦乐四重奏曲部分,也表达了圆熟之美。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589 发表于: 2008-12-07
Telemann:Works For Oboe  
泰勒曼:双簧管作品
Heinz Holliger,Christiane Jaccottet, Nicole Hostettler, Philippe Mermoud, Manfred Sax
贺利嘉、雅各特等人演奏
Philips 9500 441  





这个录音几近完美无暇,而几位演奏者亦非常的杰出。贺利嘉的双簧管吹奏得出神入化,但没有压迫感。而巴松管吹奏者弗雷德-萨克斯亦展现了他高超的技巧,和双簧管搭配,平衡感不错。整张唱片乐风愉悦宜人。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