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2 in G Major, Op. 44 (original version); Piano Concerto No. 3 in E flat Major, Op. 75
柴科夫斯基: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三钢琴协奏曲
多诺霍(Peter Donohoe)钢琴
Rudolf Barshai/Bournemouth Symphony Orchestra
巴夏指挥朴内茅斯交响乐团
EMI CDC 7 49940 2
柴科夫斯基的G 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第44 号)1880 年写成后题献给了钢琴家尼古拉·鲁宾斯坦。尽管此人当初曾拒绝演奏柴氏的第一号,而且也不曾演奏再度题赠他的这首新作。的确,那时的人们都抱怨此曲的前两个乐章太长,加起来就快有40 分钟了。柴氏不得已作了些删节,而他的学生济洛季后来还删得更厉害些。19 世纪就是这么个风气。相比之下,20世纪的演奏家们不这么傲慢。多诺霍和巴夏的这个演奏,就是采用了未作删节的柴氏原谱,恢复了此曲的原貌。虽说冗长,但这首协奏曲毕竟以平和、细腻的谈话风格令人刮目相看,因为这在通常总是独白,也就不免会有点歇斯底里的柴氏作品中极为罕见。第二乐章里除钢琴外还加入了小提琴和大提琴的独奏,形成三重协奏曲的模样。可惜柴柯夫斯基不是个“交谈”的好手,谈锋不健,动辄又陷入沉思和独吟。但无论如何,他的这番用心是很值得我们——尤其是“老柴迷”们,认真关注的。
作品第75 号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只完成了第一乐章,后面两个乐章没能写出乐队部分。虽然柴氏身后由他的另一学生塔涅耶夫续成全曲,但如今音乐会演出通常仍只取柴氏亲笔的这个单乐章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