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ubert:Piano Sonata No. 14 & No.18,12 Waltzes, D145
舒伯特:第十四奏鸣曲、第十八奏鸣曲、十二首圆舞曲
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钢琴
Decca 425 017-2
21 首钢琴奏鸣曲应当被看作是舒伯特音乐的一大瑰宝,尤其是从第十四首算起的中后期奏鸣曲。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舒伯特的音乐理想,即宏大的构思和歌唱性抒情风格的结合。前者是他虔敬地追随贝多芬的必然,后者则正是他本人艺术气质和音乐个性的所在。
三乐章的《第十四奏鸣曲》(a 小调,D784)本是题赠给门德尔松的。舒伯特死后出版时它被加上了“大奏鸣曲”的名称,原因是它和贝多芬时期的一般奏鸣曲相比篇幅要大些。不过,若是和舒伯特本人后来的奏鸣曲如第十八首(G 大调,D894)相比,全曲才20 分钟多一点,只抵得上第十八首的首乐章。
《第十八奏鸣曲》是更了不起的大气之作,完全配得上与贝多芬对话。首乐章从沉思中逸出一阵阵幻想的愉快,琴声宛若一串串水中的光斑。乐章中部的几声轰鸣,可能要算钢琴上的最强音了。光斑又再次闪烁,重新勾起那静默的沉思。慢乐章可说是始终在歌唱,一会儿含情脉脉,一会儿又唱得那么悲怆。甚至小步舞曲也是那么壮烈、激昂。音乐的感人是没得说了,只担心我们心情的起伏有点跟不上趟儿。
《十二首圆舞曲》(D 145)是舒伯特的早期作品,虽不及后来的博大精深,却是清新、开朗的舒伯特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