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728472阅读
  • 788回复

***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370 发表于: 2008-12-03
Mozart: Piano Works for Four Hands|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497、K.521,f小调慢板与快板K.594、K.608
Imogen Cooper, Anne Queffélec  
伊莫金-库珀、安妮-凯费莱克双钢琴  
Ottavo OTR C 129242




  
莫扎特双钢琴作品总是会让人联想到布伦德尔和克林在Vox公司的伟大录音,但新一代的新组合库珀与凯费莱克却要改变这个局面了。一般组合能做到气脉相投已经很不容易了,但他们不只是气息相投,而且各自做出明快豪爽的弹奏,且交错的搭配无间。幅度并非十分宏大,但是将莫扎特典型的音乐感充分发挥,音乐十分流畅,充满生命力。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371 发表于: 2008-12-03
Mozart: Piano Sonatas, Vol. 1 & Vol 2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No.1-10,钢琴奏鸣曲11-18,c小调幻想曲  
克林(Walter Klien)钢琴
VoxBox CDX 5026(2),VoxBox CDX5046(2)





克林的演奏清新而且能成为示范版本。他使人愉悦的特质比内田光子更有生命力,每一个细节都美丽地展现出来,但一点也不娇柔做作。音乐平衡方面,钢琴似乎离麦克风近了些,但是声音饱满结实,而且高音并不尖锐,更因它的低价位而值得推荐。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372 发表于: 2008-12-03
Mozart: Die Zauberflote (The Magic Flute)
莫扎特:魔笛
Josef Greindl, Lisa Otto, Rita Streich, Dietrich Fischer-Dieskau, Ernst Haefliger, Maria Stader等人演唱
Ferenc Fricsay/RIAS-Symphonie-Orchester Berlin
费伦茨-弗里乔伊指挥PIAS交响乐团  
DG 435 741-2
  




这是在50年代中期的单声道录音,但凭借它优秀的演出,这张唱片仍是这个曲目的经典代表作。费伦茨-弗里乔伊成功地捕捉“魔笛”中慧颖的特质与清新的曲风,无怪乎屹立在时间的洪流里。当然担任演唱的歌手都是一时之选,特别是菲舍尔-迪斯考赋予捕鸟人帕帕基诺属于他自己的风格,颇新鲜!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373 发表于: 2008-12-03
Mozart: Die Zauberflöte  
莫扎特:魔笛
Anton Dermota, Emmy Loose, Irmgard Seefried,Wilma Lipp等人演唱  
Herbert von Karajan/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卡拉扬指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与合唱团  
EMI 单声道 CHS 7 69631-2(2)
  




和“女人心”一样,这套“魔笛”虽亦是50年代(1950年)的单声道录音,但仍然具有惊人的鲜明、丰润临场感。由于并不包括对白部分,因此两张一套的中价位CD无比诱人,再加上各个角色成功的诠释,使得和克勒姆佩雷尔版(两张,中价版)成为最值得购买的“魔笛”。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374 发表于: 2008-12-03
Mozart:Cosi Fan Tutte  
莫扎特:女人心
Schwarzkopf, Ludwig, Kraus, Taddei, Steffek, Berry
施瓦茨科普芙、克劳斯等人演唱  
Karl Böhm/Philharmonia Chorus、Philharmonia Orchestra  
伯姆指挥爱乐乐团及合唱团  
EMI CMS 7 69330 2(3CD)
  
  



老光棍唐·阿尔丰索与两位年轻人打赌,说他俩正热恋着的两位姑娘,未必像年轻人相信的那样对爱情忠贞不二。不信吗?那就试试。两位青年就佯称充军去了,各自与女友假模假式地作别,暗地里又转回来,装扮成阿尔巴尼亚人,分头去追求对方的女友,软缠硬磨,死乞活赖⋯⋯总之是戏很多,风趣很多。  
  
就算听不懂唱词,《女人心》的种种滋味、妙趣也很容易从音乐上听出来。一听序曲便知道是典型的莫扎特式的戏谑风格,半是天真,半是调皮。几乎每一首咏叹调都非常好听,对唱和重唱生动活泼且多姿多彩,合唱则真切烘托出场面的气氛。甚至照例只用羽管键琴轻淡伴奏的说话般的宣叙调也很有听头,拿腔拿调的很出性格、情趣。就音乐而论,《女人心》是莫扎特最精致的歌剧。乐队中木管乐器的运用噱头十足。  
  
伯姆版的《女人心》是EMI 的一项很风光的经典制作,且从60 年代风光至今。总共六个人物,六位歌手,个个精彩,戏剧对比鲜明,互相间音域、音色上也很般配,真让人觉得这是天底下最好的一副《女人心》唱班了。当然更早些时候施瓦茨科普芙还同卡拉扬录过一版《女人心》(EMI CHS7 696352),演绎也极佳,只可惜那是单声录音。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375 发表于: 2008-12-03
Mozart:Cosi Fan Tutte  
莫扎特:女人心
Elisabeth Schwarzkopf , Lisa Otto, Leopold Simioneau, Nan Merriman
施瓦茨科普芙、奥托、梅里曼等人演唱
Herbert von Karajan/Philharmonia Orchestra and Chorus
卡拉扬指挥爱乐管弦乐团及合唱团
EMI CHS 7 69635 2(3CD)






卡拉扬只有少数歌剧唱片能比这套1954年的单声道版本“女人心”出色,散发出前所未有的自然光泽,精炼而不带一丝匠气。施瓦茨科普芙表现得特别从容、清新,甚至比稍后的立体声版(1962)更令人注目,梅里曼则是独特、颇富个性的Dorabella.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376 发表于: 2008-12-03
Mozart: The Marriage of Figaro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婚礼”全曲  
Graziella Sciutti, Jeannette Sinclair, Sena Jurinac, Daniel McCoshan, Hugues Cuénod等人演唱  
Vittorio Gui/ Glyndebourne Festival Orchestra  
维托里奥-古伊指挥格林德伯恩节庆管弦乐团与合唱团
CFP CD-CDPD 4724  




  
这是最令人兴奋的“费加罗婚礼”唱片,是1955年格林德伯恩音乐节演出之后没多久便进录音室灌录的,其不单提供了非常优越的团队合作默契及机智的时间调配,且拥有优雅与具特色的演唱阵容,每位独唱以及指挥古伊都表现出了最高水准。两张一套的长时间CD,加上仍然优秀的录音,更增强了必买的原因。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377 发表于: 2008-12-03
Mozart - Don Giovanni  
莫扎特:唐乔万尼  
Wächter · Sutherland · Alva · Frick · Schwarzkopf · Taddei · Cappuccilli · Sciutti  
维希特、萨瑟兰、施瓦茨科普芙等人演唱  
Carlo Maria Giulini/Philharmonia Chorus and Orchestra  
朱利尼指挥爱乐乐团及合唱团
EMI CDS 7 47260 8(3CD)

  



若让你列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三五部歌剧,你不会漏下《唐乔万尼》,对吧?  
  
此剧又称《唐璜》,因为剧情取材于西欧世界家喻户晓的唐璜传说,而在莫扎特这出意大利歌剧里,唐璜的意大利化的名字就叫唐乔万尼。这位风流恶少,到处勾引女人,又到处惹下麻烦,不仅欠下孽债太多,还好像是虱多不痒,索性玩世不恭,竟于墓地邀请被他杀死的总督的石像赴宴——无疑是邀来了死神,终于有了报应。

以悲剧收场的喜剧,头绪纷乱,场面庞杂,却是一概融入莫扎特那滔滔不绝的音乐之流。每个人物都是性格复杂而且心态微妙。爱与恨,好色与厌女,两极之间往往只是一步之遥。总之,《唐乔万尼》包含着许多甚至是现代意义上的可分析性。它至少是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更为多样化和更具心理深度的莫扎特。而以往,我们熟悉的莫扎特作品,通常都不作这么严峻的内省。莫扎特通常总是有点嬉皮笑脸的,和唐璜的淘气有些相像。不听《唐璜》,你怎么敢说你了解了莫扎特?  

而朱利尼的这个《唐璜》,你不听它又听哪个?演唱阵容再强不过了,每个角色都十分理想。尤其维希特唱的唐璜,风流倜傥,无忧无虑,招人恼又讨人爱,演绝了,真可谓天下第一“唐璜”!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378 发表于: 2008-12-04
Moussorgsky: Night on Bald Mountain/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穆索尔斯基:展览会上的图画、荒山之夜
Lorin Maazel/Cleveland Orchestra
马捷尔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
Telarc CD-80042




  
这位天才传世的作品不多,管弦乐里就是这两首曲子最出名了。其实《展览会上的图画》,穆索尔斯基的原作倒是一套钢琴组曲。后来由拉威尔配器, 改编成现在我们更常听到的这首色彩丰满,神气十足而效果迷人的乐队曲, 尽管有些音乐权威反倒认为穆索尔斯基的钢琴原作意境更为深沉、浓郁。但不管怎么说,管弦乐的拉威尔改编曲,至少是这个曲子的更广为人知的形式, 至少是由它带动了穆索尔斯基原作的流行,这是个事实。  

交响诗《荒山之夜》则真正是穆氏独立完成的乐队作品,虽然在马捷尔的演奏里仍然采用了最常见的里姆斯基的修订本。所谓“荒山”,是指乌克兰首府基辅附近的特里格拉夫山,它是传说中女巫们做安息日仪式的地方。乐曲可分四段,在最后的相当庄严的安息日主题之前,有乱哄哄的集会场面, 还有鬼打鬼闹,照穆氏本人解释是“降e小调带点下流腔”的魔鬼“礼赞”。 整首曲子紧凑、火爆,10 分钟的演奏一气呵成,既避免了所谓“匈牙利进行曲”式的陈词滥调,又省略掉德奥音乐那种过渡段落的冗长、拖沓,堪称最富独创性的俄罗斯杰作。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379 发表于: 2008-12-04
Mussorgsky-Ravel: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Respighi: Pines of Rome, Fountains of Rome
穆索尔斯基/拉威尔:展览会上的图画
Fritz Reiner/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  
RCA 09026 61401-2
  



  
“展览会上的图画”是发烧行列中永远不会缺席的一员,虽然录音效果良好的CD不少,但是乏善可陈的诠释更是不胜枚举。莱纳在1957年的录音保证在诠释、音效都有第一流的表现。他提供的细节惊人,除了可以惊人的诠释外,更可感受出拉威尔巧夺天工的管弦乐法。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