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3311阅读
  • 58回复

我们有理由聆听真正伟大的音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5-05-26
当你开始不停地折腾器材,试图听出某张碟中的口水声或BB声时,你要当心,因为你可能正在远离你爱乐的初衷。能安静地坐下来完整地听一张碟、一首乐曲的才是真正的爱乐者。真正的好碟也恰恰是那些能让你一个人的时候还能安静地坐下来聆听的音乐。大多发烧碟最终只能成为你在朋友面前炫耀器材的工具而已。

期待浮版的精彩评述......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5-05-27
三越能不能策划一下,搞一个网上唱片超市?主要是古典的。
我们买不到正版的好片子。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5-05-27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从定义上来说,我们还没有可以卖CD碟片的资格,可以是有资格的店有绝对不做这样的发烧碟片。

所以,我们也就只能的搭配性质的小打小闹了了,不然,可能会比较的麻烦。
享受生活,轻轻松松玩音响
玩音响,玩的就是电流和振动。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5-05-27
矛盾的世界,
想买的买不到,
想卖的不能卖。
: (
我想要英国声!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5-05-28
理由也许是一种召唤,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只要坐下来,古往今来,用这种毋庸翻译的心灵之语,抚慰内在的一份情感就可以了。那种宣誓式的,论辩式的,高瞻远瞩式的言论,与事无补。古典不一定言必“巴洛克”“贝多芬”,“黄河”“春江花月夜”是不是古典?“二泉映月”是不是传世佳作?有人爱“XO",有人爱花雕古酒,不是一种调,心醉就行了。摇滚也有古典,同样来自西方,未必不"HI_FI"。至于器材,井阳岗的18老碗和爱丽舍宫的银皿,同样都是盛酒的家伙,就看你感觉啦。不管谁,是解放了的贾府里的焦大;还是现代版的”伊里莎白二世“样板贵族,都有古典一把的权力,万紫千红才是春。当然,有"XO"是一种派,也且别忘了,”无数扬花过无影“,我们真正要的只是一种心境。”贝多芬“不是一种矫饰!
爱乐永恒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05-05-29
楼上的先生发散的思维,令在下佩服。
对于一切由来于古典的东西,我只对西方古典音乐感兴趣。
记得我做工程结算时,领导教诲于我:做事论事,应当一事一议。遂铭记在心。这对于我4年来的经营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帮助。反思,做人行事应如此为好。
话回过头来,我说的古典音乐,尤指西方古典音乐,世上皆认为是经典的。所以我说其为伟大的音乐,应该还算恰当?记得上至副总理李岚清先生,下至有帖子的下岗工人,皆有人士沉醉于其中。故我认为我的所指伟大,应为世上众人之最众所认可、美学意义上美之最美才可以推荐大家聆听。当然,我并非音乐人士,全凭一腔激情所为。故难失偏颇。但正因为由此,才更显可贵。大言不惭望恕罪。
当然涉及我所不了解的一些音乐,我实在不能乱说,只是我认为的伟大音乐。当然这些音乐已经由历史证明了它们的伟大。并非你我说其伟大与否能另立定论的。另外,这些伟大的音乐世人历史皆认为伟大、恰巧我也深受其影响,故相同的思维和审美意识使我写下这些。

或论中国音乐与各类流行,自有其相应的发烧帖子论述,以我的音乐学识,如涉及它们,只能是胡说八道了。所以我只能说一说西方古典音乐。
[ 此贴被浮士德在2005-05-30 14:38重新 ]
MASTER OF MAHLERIAN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05-05-30
期待下文。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05-05-30
最近买了一张爵士碟,是雷的,从贝塔斯曼买的.虽然只听了一遍, 但是感觉不错.有意在爵士路上向前走走, 不知浮版有何建议. 谢谢!
勇气被公认为人类最重要的品质,因为它是可以决定其他品质的品质。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05-05-30
对有相当阅历的音乐爱好者来说,那种“宣誓式的,论辩式的,高瞻远瞩式的言论”,其实是多余甚至过时的。
但要欣赏伟大的音乐,确实是需要“高瞻远瞩”的。“梁祝”也算古典,但你再听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马勒的音乐,什么是大作品,什么是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就需要用心去体验、甄别了。关键看合不合你的口味、你此时的心境。
我在上面已说过,不同的心境下可以听不同的音乐,我也听好的爵士乐、摇滚乐(中国的只听崔健),但相比古典音乐而言,只是听的很少罢了。
一事一议,是比较正确的方法,言贝多芬、言古典音乐,绝对不是一种矫饰!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05-05-30
坦率的说,我更多的听得也是西方古典音乐。我个人的方法是用东方的思维通过旋律去对照西方的逻辑,找出它们的共鸣和不同。我也知道,中华民族本质上是戏曲的民族,西方音乐是从“解开了的镣铐”下生发出来的弦上的舞蹈。汉民族的“经典”乐器二胡,祖宗却是胡人。但文化是本土吸收外来,正因为本土的吸收有先天的缺陷,有意无意中“言必称希腊”成了一种倾向性的表象,一种特征。一把二胡“带着镣铐跳舞”,和四根弦上的开放自不能比,但那种九曲回肠的不屈,是不是更令我们“正襟危坐”而惶惶自醒。高瞻远瞩应是对所有优秀文化的一种敬畏,而不是多包装几个“方鸿渐”!
爱乐永恒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