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ctor Berlioz:Requiem Xzqx8Kd
威尔第:感恩赞,柏辽兹:安魂曲 mC'<Ov<eJ
阿列尔男高音 v/,,z+%-
萧(Robert Shaw)指挥亚特兰大交响乐团(Atlanta Symphony Orchestra)及合唱团 T t$]
[
Telarc CD—80109-2(2CD) =r~ExW}+
zOis}$GR
)OFf nKh
mD,fxm{G
9]|C$;kw@
> v4+@o[~
1:q`KkJx
天主教徒柏辽兹,其实就像他的新教盟友瓦格纳一样,基本上是一个无神论者.有时还竟是泛神论者.此人骨子里并没有真正严肃的宗教情感.上帝,基督,圣经故事,末日审判等等,都不过是他的想象力——尤其是运用在种种异乎寻常的音响色彩上——借题发挥的材料而已.因为钦慕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宏伟,而非像安魂弥撒通常那样出于对死者亡灵何处着落的关怀,成为柏辽兹这部豪华的《安魂大弥撒曲》的由来.比较一下这套唱片后面那首威尔第晚年写的《感恩赞》,很能反差出柏辽兹在信仰上的空洞.当他让合唱队以一种无动于衷的口气唱出"让他们安息吧"的时候,一些西方乐评家对此感到惊愕,是不足为怪的. VzWH9%w
6<YAoo
第二乐章《震怒之日》(Dies irae)中四组铜管乐器此起彼伏的竞奏汇成一片音响狂潮,可能是音乐史上最惊人的瞬间之一;而第九乐章《圣哉经》(Sanctus)里,由六对铜钹轻轻擦响的那幽深,神秘的声响,又是那样的微妙…… sTxbh2
,fhK
罗伯特 萧的柏辽兹《安魂曲》是个录音奇迹,在合唱,合奏的音响高峰上,一切都录得既厚又透.此片除柏辽兹和威尔第作品外,还有意大利作曲家包伊托的歌剧《梅菲斯托费勒斯》的四首合唱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