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29328阅读
  • 2853回复

听音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630 发表于: 2007-10-21
戴维斯的《柏辽兹:葬礼与凯旋交响曲》—LP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631 发表于: 2007-10-21
毛兄确实是功力深厚, 佩服佩服... 想问问毛兄: 有没有整理好的便于检索的介绍, 这样大家照单买起来方便些... 比如说Word或者Excel格式的...
只看该作者 2632 发表于: 2007-10-21
引用第2651楼chenghs于2007-10-21 09:22发表的  : >xXq:4l>}  
毛兄确实是功力深厚, 佩服佩服... 想问问毛兄: 有没有整理好的便于检索的介绍, 这样大家照单买起来方便些... 比如说Word或者Excel格式的...
{yMkd4v  
"S>VqvH3  
ZbH_h]1$D  
有Excel格式的,但没有图片,看起来不太直观。 V=Z%y$1Bc  
EH'eyC-B<  
我之所以在三越上配上图片,就是想让朋友们照单买碟更方便。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633 发表于: 2007-10-21
Berlioz: Les Troyens 4%6@MQ[  
柏辽兹:歌剧“特洛伊人” "Q{7X[$$^  
拉克斯(Lakes)、波莱(Pollet)、沃伊特等人演唱 ^C}f|{J  
迪图瓦(Dutoit)指挥蒙特利尔交响乐团(Osm) \JP9lJ3<  
Decca 443 693-2
zY].ZS=7  
!.O;SG  
SXV2Y-  
科林戴维斯的《特洛伊人》称霸歌剧录音已经四分之一个世纪了,好不容易1996年出了迪图瓦版总算可与之分庭抗礼。比起戴维斯的平实、稳重,迪图瓦可说是热力四射、节奏紧密、戏剧张力十足。本版也是Decca老牌录音师雷明舒尔(Ray Minshull)的最后力作,庞大的气势及超凡的音响成就,远超过一般歌剧录音水准,《特洛伊人》为他一生的录音事业画上了完美的句点。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634 发表于: 2007-10-21
Berlioz: Benvenuto Cellini M1*x47bN  
柏辽兹“歌剧”本韦努托-切利尼“全曲 P|a|4Bb+fW  
盖达(Nicolai Gedda) 、Eda-Pierre 、Jules Bastin 等演唱 gGs"i]c  
科林戴维斯(Colin Davis)指挥BBC交响乐团与皇家考文特花园合唱团 V]Uc@7S/  
Phillips 416 955-2(3)
>&T J  
$4]4G=o  
p#>,{  
yXf+dMv  
 7uzc1}r  
柏辽兹第一出歌剧作品1838年首演于巴黎,剧情描述一位意大利雕刻师的故事。首演失败之后,至今只有序曲”罗马狂欢节“广为流行。这套全曲唱片里的角色与他在考文特花园演出时相同,科林戴维斯指挥得敏锐、令人振奋、且高潮不断。演唱很突出,尤其盖达那自信、英勇的唱腔令人陶醉。录音澄澈、平衡。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635 发表于: 2007-10-21
Hector Berlioz, Franz Liszt, Richard Wagner:Romantische Lieder 2TQ<XHA\  
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歌曲集 Krr51` hZH  
汉普森(Thomas Hampson)男中音,帕松斯(G. Parsons)钢琴 .pblI  
EMI CDC 5 55047-2
l?HC-_Pbh  
hKe ms3  
/5?tXH"  
m;vm7]5  
V7k!;0u v  
6s$h _$[X  
在这张CD中共有9首歌曲,其中5首是柏辽兹依照英国诗人托马斯穆尔(Thomas Moore)的诗集谱曲而成。男中音汉普森及老搭档帕松斯,灌录过许多歌曲集,每一曲都做出完美的歌唱,无一败笔。除了颇见琢磨之美的杰出表现外,又加入了自然的深度。汉普森的表情是如此率真,不仅风格魁伟,是洋溢着细腻的丰富的感情。每一曲都给予聆听者独特的想象空间,表现丰富动人。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636 发表于: 2007-10-21
Hector Berlioz:Requiem Xzqx8Kd  
威尔第:感恩赞,柏辽兹:安魂曲 mC'<Ov<eJ  
阿列尔男高音 v/,,z+%-  
萧(Robert Shaw)指挥亚特兰大交响乐团(Atlanta Symphony Orchestra)及合唱团 T t$] [  
Telarc CD—80109-2(2CD)
=r~ExW}+  
zOis}$GR  
)OFf nKh  
mD,fxm{G  
9 ]|C$;kw@  
> v4+@o[~  
1:q`KkJx  
天主教徒柏辽兹,其实就像他的新教盟友瓦格纳一样,基本上是一个无神论者.有时还竟是泛神论者.此人骨子里并没有真正严肃的宗教情感.上帝,基督,圣经故事,末日审判等等,都不过是他的想象力——尤其是运用在种种异乎寻常的音响色彩上——借题发挥的材料而已.因为钦慕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宏伟,而非像安魂弥撒通常那样出于对死者亡灵何处着落的关怀,成为柏辽兹这部豪华的《安魂大弥撒曲》的由来.比较一下这套唱片后面那首威尔第晚年写的《感恩赞》,很能反差出柏辽兹在信仰上的空洞.当他让合唱队以一种无动于衷的口气唱出"让他们安息吧"的时候,一些西方乐评家对此感到惊愕,是不足为怪的. VzWH9%w  
6<YAoo  
第二乐章《震怒之日》(Dies irae)中四组铜管乐器此起彼伏的竞奏汇成一片音响狂潮,可能是音乐史上最惊人的瞬间之一;而第九乐章《圣哉经》(Sanctus)里,由六对铜钹轻轻擦响的那幽深,神秘的声响,又是那样的微妙…… sTxbh2  
,fhK  
罗伯特 萧的柏辽兹《安魂曲》是个录音奇迹,在合唱,合奏的音响高峰上,一切都录得既厚又透.此片除柏辽兹和威尔第作品外,还有意大利作曲家包伊托的歌剧《梅菲斯托费勒斯》的四首合唱选曲.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637 发表于: 2007-10-21
刚补缺到一张《巴托克:六首弦乐四重奏(全集)》,前面有介绍过的,三星带花版。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638 发表于: 2007-10-21
这是2007年再版碟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639 发表于: 2007-10-21
以前对Berlioz了解不多,只是“幻想交响曲”。这回有了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X#ud_+6x  
D@m3bsMwe  
LM真高! hwSxdT6  
OZ&SxR%q4  
勇气被公认为人类最重要的品质,因为它是可以决定其他品质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