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29344阅读
  • 2853回复

听音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50 发表于: 2007-10-17
Schönberg/Webern/Berg :Orchestral Works jtOsb91c}  
贝尔格/三首管弦乐曲、璐璐组曲;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韦伯恩/五首管弦乐曲 9Q5P7}%p  
多拉第(Antal Dorati)指挥伦敦交响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Nk~dfY<s  
Mercury 432 006-2
VX@G}3Ck  
-{sv3|P>  
r{3 `zqo  
1&L){hg  
(dprY1noC  
cg5{o|x  
老实说,勋伯格的音乐尽管对后世影响深远,且有理论上的重大意义,但它们自身可听性并不好.所幸他的两个学生青出于蓝,作品颇有迷人之处.特别是贝尔格,虽也采用调性隐晦的"十二音体系"甚或索性是无调性,却由于才情过人且技法高超,其音乐不仅很有感染力,而且余味极多,代表作之一便是其作品第 6号(Op.6)的《三首管弦乐曲》.《璐璐》本是贝尔格的著名歌剧,其中的音乐片断被编成这套五乐章的管弦乐组曲.第三乐章是《璐璐之歌》,所以有次女高音的演唱. m6ws #%|[  
.F$AmVTN  
韦伯恩的《五首管弦乐曲》(Op.10)更是特别,总共才76小节,演奏时间四分多钟——也就是说平均每首曲子还不到一分钟!但这并不奇怪,这位风格极为独特的作曲家,其独特之处就是剔除掉一切他认为多余的东西,把音乐压缩到只剩下最基本的几个句子甚至几个音.虽然压缩到极小极密,却是每个音符都给我们带来极为广大的想象空间.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551 发表于: 2007-10-17
Alban Berg/Igor Strawinsky *^5,7}9Qo  
斯特拉文斯基:敦巴顿橡树园协奏曲、乌木协奏曲 r/<JY5  
贝尔格:室内协奏曲 ^W05Z!}  
巴伦勃依姆(Barenboim)钢琴/祖克曼(Zukerman)小提琴/阿里格侬(Arrignon)单簧管 ASU\O3%%  
布烈兹(Pierre Boulez)指挥当代音乐重奏团 n\p\*wb  
DG 447 405-2
D}U<7=\3H  
CXFAb1m  
oVsazYJ|?  
? UDvFQ&  
?i=!UN  
贝尔格一生的创作产量很低,因此几乎他的每一首作品,尤其是大型作品,必定是引人瞩目的.这首演奏需要30分钟,副题说明是"为钢琴,小提琴和13件管乐器而作"的三乐章《室内协奏曲》,恐怕是贝尔格最长的乐队曲了.巴伦勃依姆的钢琴和祖克曼的小提琴,在这13件管乐器的衬托下,有着玲珑,精巧的表情细节. h4i $z-!  
?YykCJJ ~@  
这张唱片余下的3首曲子都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晚期杰作,尤其《敦巴顿橡树园》和《乌木协奏曲》,代表了他这个时期的新古典主义或谓新巴罗克主义取向.前者用15件乐器组成的小乐队演奏,仿照巴罗克大协奏曲的三乐章曲式以及大小协奏部分的对置.三个乐章都不太长,都是精神抖擞的快板.因其首演是在华盛顿附近一所私邸敦巴顿橡树园举行的,故有此名;后者的曲名则来自爵士乐行话——单簧管被称为"乌木杖"——因此曲乃是斯氏为单簧管演奏家赫尔曼及其爵士乐队而作. +E[)@;T  
<|G~S<y}  
《八首小器乐曲》则是60年代的作品了,不仅乐队很小(也是15人演奏),而且曲子也很短小,八首加起来才7分多钟.斯特拉文斯基晚年很推崇韦伯恩的简洁,精微,此曲可为印证.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552 发表于: 2007-10-17
Berg & Bartók: Violin Concertos  nGd  
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 B9-[wg#0G  
郑京和(Kyung Wha Chung)小提琴 mcG$V0D <{  
索尔第(Georg Solti) 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 lhj2u]yU0S  
Decca 411 804-2
gI3rF=  
=Q/>g6  
m3-J0D<  
_?c.3+;s  
一般爱乐朋友不太熟悉贝尔格的这首作品.可它却是20世纪最重要,最有特色的协奏曲之一.贝尔格曾为此曲题词:"纪念一位安琪儿."这位被贝尔格看作小天使的女孩,是马勒遗孀和前夫之女玛侬 格罗皮乌斯.协奏曲的首乐章便是表现这位年轻姑娘端庄,温柔的性情.小提琴最初的几句有些懒洋洋的,感觉娴雅而极多惬意.这里的深刻抒情,简直是深入到我们的生理感受上了,让我们听音乐的男人也觉得自己有了几分大家闺秀的情愫.下辈子让我当个女孩,也是福气. W (=B H  
,RO(k4  
总共是两个乐章.后一乐章有标题"灾难与决心".先是比较激动,狂烈,尤其乐队方面相当亢奋.末尾的慢板伤感而柔美,小提琴表现得缠绵悱恻. 0.0!5D[  
f~9Y1|6  
实话说这不是容易讨好听众的作品,因此自从贝尔格死后的1936年,由美国小提琴家克拉斯奈在巴塞罗那首演以来,这首作品的演出并不很多.它一点也算不上甜蜜,但却很耐听. v |2j~  
Cw5K*  
郑京和在这张唱片中造句好极了,于端庄中透出颇为迷人的女性纤美,技巧和音色也都发挥得相当漂亮,尤其结尾处在极高音区的琴声都那么珠润,毫不枯涩.当然这也归功于录音优异,精准且平衡.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553 发表于: 2007-10-17
引用第2568楼vip_laomao于2007-10-17 16:05发表的  : AMz=HN  
Bellini: Norma   gV kI=J  
贝里尼:诺尔玛 Fo~v.+^?  
卡拉丝(Maria Callas),科雷利(Corelli),路德维希(Ludwig)等人演唱 G'f"w5%qZv  
塞拉芬(Tullio Serafin)指挥斯卡拉歌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 <DS6-y  
EMI CMS 7 630912(3CD)
N2e<Y_T  
.......
7k|(5P;  
,2bAKa  
这部诺尔玛距上次灌录後七年,卡拉丝再度与塞拉芬合作,除卡拉丝外,路德维希表现极出色,由于这部歌剧写的时候,正处在女主角的花腔上华丽演唱技巧转变为要具有戏剧女高音的转换点上,因此,演唱诺尔玛一角必须同时兼具戏剧性表现力及花腔技巧,而卡拉丝是少数兼备者。塞拉芬指挥也让史卡拉乐团演奏出丰腴,瑰丽的音响,在序曲,进行曲听起来多么壮丽。
只看该作者 2554 发表于: 2007-10-17
Bennett: Piano Concertos Nos. 1 & 3; Caprice C<XDQ>?  
贝内特:第一、三钢琴协奏曲 id'# s  
马尔科姆•宾斯(Malcolm Binns)钢琴 [^~9wFNtd  
尼古拉斯•布雷斯韦特(Nicholas Braithwaite)指挥伦敦爱乐(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Bn q\Gg  
Lyrita SRCD 204
qw1J{xoHW  
<vDm(-i3  
p]=;t"  
GGtrH~zx  
马尔科姆•宾斯演奏威廉斯•顿代尔•贝内特(William Sterndale Bennett)这两首钢琴协奏曲获得极佳的称赞,他那轻捷的触键及如诗般的感受性是令曲子愉快的泉源,且得到布雷斯韦特与伦敦爱乐优异的扶持。高水准的录音,这是杰出但受到冷落的唱片,爱乐者实不可忽略。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555 发表于: 2007-10-17
Irving Berlin: Annie Get Your Gun Ya 4$7|(  
欧文•伯林:音乐剧“安妮拿了你的枪” ^/vWK\-  
克雷斯维尔(Kim Criswell, Thomas Hampson, Jason Graae, Rebecca Luker)等独唱 3=7h+ZgB  
约翰•麦克格林(John McGlinn)指挥伦敦小交响乐团(London Sinfonietta) 和Ambrosian合唱团(Ambrosian Chorus) ] i2\2MTW8  
EMI CDC7 54206-2
dC#\ut%l  
:PkZ(WZ9  
FoCkTp+/  
%;$Y|RbmqE  
><c5Humr  
I=a$1%BzEX  
这是最精致的音乐剧录音之一!McGlinn每次的录音都会令人心跳且满意。声乐部分非常有个性,也非常理想;整体的演出更表现该剧的风趣。比原来在百老汇时的表现更趣味洋溢!真是一流的演奏。录音效果饱满;而且附有整出戏的历史与完整的歌词。喜爱音乐剧的朋友绝不能错过!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556 发表于: 2007-10-17
Hector Berlioz:Overtures #)}bUNc'  
柏辽兹:序曲集 t'x:fO?cp  
明希(Charles Münch)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 ][7Np!y  
RCA 9026 61400-2
~')t1Ay s  
F6VIH(  
#!# X3j  
T?{9Z  
5V8C+k)  
这是一个很难超越的版本,耀眼的管弦色彩在这4首 柏辽兹的著名序曲中大放光芒。明希带领的波士顿交响乐团,让您从第一个音到中止和弦屏息聆听。立体声发展初期的试验性录音颇有音乐厅的临场感,明希的处理华丽高贵、音响优美、管弦乐法处理得简单明了。轮廓清晰、音色亮丽的法国音乐,可说是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拿手绝活。虽然音色光辉灿烂,却不失高贵优美,是个有口皆碑的纪念性演奏。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557 发表于: 2007-10-18
引用第2446楼vip_laomao于2007-10-11 22:10发表的  : f<p4Pkv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Romances 1 & 2 r ;8z"*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 q'@Ei4  
施奈德汉(Wolfgang Schneiderhan)小提琴 |ZlT>u  
约夫姆指挥柏林爱乐 $: m87cR~  
DG 447 403-2
: ";D.{||  
.......
~7WXjVZ  
该碟的碟号是否为427197-2?
只看该作者 2558 发表于: 2007-10-18
引用第2535楼vip_laomao于2007-10-16 08:38发表的  :
听了EVA CASSIDY的歌,对卡彭特的歌会产生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不知是否有朋友和我一样有此感觉,很少有人翻唱别人的歌能超过原唱者的!
lc?mKW9  
b_gN?F7_  
请教毛兄,Eva哪张唱片或精选(出品唱片公司)最好,专辑Imagine好吗?谢谢!
[ 此贴被梁溪人家在2007-10-18 21:40重 ]
欲记荒寒无善画,赖传悲壮有能琴。—王安石
只看该作者 2559 发表于: 2007-10-18
引用第2577楼ast123456于2007-10-18 07:14发表的  :
该碟的碟号是否为427197-2?
j YIV^o 0  
j_'rhEdLP  
h?3,B0G  
呵呵,你看得仔细,前面介绍中图片上的那张编号确实应该是427 197-2,此版后来加上施奈德汉演奏的莫扎特第五协奏曲,成了加长大师新版,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照片(447 403—2),此为三星带花版。
[ 此贴被vip_laomao在2007-10-19 ]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