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29351阅读
  • 2853回复

听音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10 发表于: 2007-10-15
还有几张二手LP I&TTr7  
Gur8.A;Y  
[attachment=27539] V[o7J r~  
aF&r/j+}o  
[attachment=27540] @-wNrW$  
SY%A"bC  
[attachment=27541] +{,N X  
'Q:i&dTg  
[attachment=27542]   
欲记荒寒无善画,赖传悲壮有能琴。—王安石
只看该作者 2511 发表于: 2007-10-15
引用第2528楼梁溪人家于2007-10-15 20:00发表的  : o3Mf:;2cC  
秀一秀刚购回的几张唱片。
[图片]
[图片] _PK}rr?"7O  
.......
k$ZRZ{ E+  
8[8|*8xqs  
@%6)^]m}r  
这张三盲鼠的很不错!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512 发表于: 2007-10-15
今天宴请上海的领导,刚到家,喝了三瓶黄酒,有点晕晕乎乎了。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513 发表于: 2007-10-15
你在喝酒,我在学习,没看到你的新贴,好象少点东西似的,毒瘾犯了,呵呵
只看该作者 2514 发表于: 2007-10-16
引用第2533楼ast123456于2007-10-15 23:13发表的  : KacR?Al  
你在喝酒,我在学习,没看到你的新贴,好象少点东西似的,毒瘾犯了,呵呵
5?Bc Y ;  
2z4<N2! M  
]fj-`==  
呵呵,我早就说过,阳澄湖大闸蟹上市的季节,就是我们接待任务最繁忙的时候。 k^z0Lo|)'  
`)T&~2n  
不过,我会抽时间上新贴的!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515 发表于: 2007-10-16
引用第2529楼梁溪人家于2007-10-15 20:14发表的  : n0Go p^3  
二手LP,2张,卡彭特,美国A&M唱片公司。
[图片]
[图片] 3)3Hck  
.......
6JhMkB^h  
ygN>"eP  
um7o!yg,  
r4u z} jl{  
听了EVA CASSIDY的歌,对卡彭特的歌会产生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不知是否有朋友和我一样有此感觉,很少有人翻唱别人的歌能超过原唱者的!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516 发表于: 2007-10-16
Ludwig Van Beethoven:Die Spaten Klaviersonaten ; DDe.f"  
贝多芬:最后三首(第三十——三十二)奏鸣曲 Q8q@Y R#  
波里尼(Maurizio Pollini) 钢琴 eZH~je{1  
DG 429 570-2
<J&7]6Z  
=\Iu$2r`  
Pz%~ST  
}$&xTW_  
D<bI2  
如同贝多芬晚年的其它作品一样,他的最后五首钢琴奏鸣曲(即第二十八至三十二首),也是他一生伟业的总结.前回说过的《第二十九奏鸣曲》,如果我们不是过多地受到"槌子键琴"那个别名的影响而仅仅关注它在音响上的壮烈,我们本是很容易发现它的乐思和织体的更伟大之处.那首奏鸣曲的所有乐章都是交响乐式的,而且末乐章的赋格曲是贝多芬晚年一系列复调尝试的第一个成功的范例.此后老贝多芬继续在这个方向上孜孜以求,试图从巴赫的谜宫里找出某种纯音乐的解,并且以这蕴含在音符间的纯粹的智慧将暗淡了的古代照亮.第三十和三十一首都有一个轻松美妙的开头,一上来就那么自信地歌唱,完全不顾快板首乐章老一套的"奏鸣"架势,自由而洒脱,却又处处显示出晚年的贝多芬在奏鸣曲结构上的日益精湛,完美.而到了最后的《第三十二奏鸣曲》,老贝多芬更是得道成仙了!首乐章开始是有点"悲怆"式的,但后来就抛开了一切条条框框.进入慢乐章后,他的音乐让我们觉得是来到一个超凡脱俗的神仙境界——这就是最终的了,所以只是两个乐章,不再需要谐谑曲和欢乐的末乐章来热闹热闹了. ]3ifd G k  
*nRNg.i3D  
一向崇尚亨德尔刚健乐风的青年贝多芬,如今转向了更为怡然自得的巴赫.而这也是他的终结.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517 发表于: 2007-10-16
引用第2532楼vip_laomao于2007-10-15 23:01发表的  : tg\|?  
今天宴请上海的领导,刚到家,喝了三瓶黄酒,有点晕晕乎乎了。
}^%xvmQ\]  
QJGKQ2^ n  
LM酒量不错啊!要是我,半瓶就结束了! .c+9P<VmC}  
@?k J).  
勇气被公认为人类最重要的品质,因为它是可以决定其他品质的品质。
只看该作者 2518 发表于: 2007-10-16
Ludwig Van Beethoven:Violinsonaten 646JDX[o  
贝多芬:十首小提琴奏鸣曲(全集) g)"gw+ZFc  
帕尔曼(Itzhak Perlman )小提琴 6%Mt  
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 )钢琴 pG3k   
Decca 421 453 2(4CD)
zM#sOg  
8LzBh_J?  
vB\]u.  
-NJ!g/ >mM  
GVGlVAo|@  
B1!kn}KlL{  
在贝多芬的各种形式的室内乐作品中,恐怕是这10首小提琴奏鸣曲最优美,流畅,因此也最受世人喜爱了.本来嘛,一把小提琴和一架钢琴,两件地位至尊,令爱乐者兴趣至深的乐器配对搭档,互相给对方伴奏,犹如一对情人亲密相处,不仅曲调上你唱我和,音色上也是彼此映衬,要柔美有柔美,要刚亮有刚亮,实乃天设地造的一对.不过你若仔细辨认,又会发现,这对"情人"双方的角色,性情,语调,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没有"男尊女 9=`Wp6Gmn  
卑"的程式.小提琴并非只是一味的娇滴滴,有时也激烈,铿锵,而钢琴反倒柔声细气地给以安抚,甚至是解释…… bulS&dAX  
xc @Ss[  
总之,小提琴奏鸣曲本来就是容易讨人喜欢的音乐品种.而贝多芬这十首,又都非常出情,出戏,出画.著名的《春天》和《克鲁采》如此,其它各首也都各有精彩. j<<3Pr  
C[sh,  
几乎所有的小提琴大师都演奏了这十首曲子,录下的全集唱片可谓不少,其中最好的三五种,除了你现在看到的,还有海菲兹和史密斯版(RCA),梅纽因和肯普夫版(DG)以及欧伊斯特拉赫和奥伯林版(Philips).帕尔曼和阿什肯纳齐的这套录音最好,整体素质甚高,演奏激情充溢,音色满汪汪的,毛病是某些段落帕尔曼有点儿卖弄,小提琴过于油亮而纤细,少了点儿像海菲兹和欧伊斯特拉赫那样的大气.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519 发表于: 2007-10-16
引用第2537楼stanley于2007-10-16 09:41发表的  :
LM酒量不错啊!要是我,半瓶就结束了!
[表情]
58Xzup_"  
e'%v1-&sP  
ia@'%8  
*cuuzi&  
酒量是喝多练出来的,我的擅长是黄酒,白的也还行,就是不能喝红的,另外也不能喝混酒,几次醉酒都是倒在红酒和混酒上的。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