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29380阅读
  • 2853回复

听音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410 发表于: 2007-10-10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第1—3号,耶胡迪·梅纽因小提琴。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411 发表于: 2007-10-11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1-6号,spenser兄曾介绍过的傅尼耶版本,这套双张是DG的首版。 N7*CP|?E  
.Vo"AuC}  
请问LM,这是那里买的? vuR5}/Ev  
-BA"3 S  
勇气被公认为人类最重要的品质,因为它是可以决定其他品质的品质。
只看该作者 2412 发表于: 2007-10-11
引用第2431楼stanley于2007-10-11 08:37发表的  : 2GSgG.%SSM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1-6号,spenser兄曾介绍过的傅尼耶版本,这套双张是DG的首版。
请问LM,这是那里买的?
[表情]
<S]KaDu^  
umQi  
HEBqv+bG  
昨天我买的全部是二手唱片,全新的肯定是搞不到了!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413 发表于: 2007-10-11
PHILIPS版本的穆洛娃《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第1—3号》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414 发表于: 2007-10-11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in D, Op. 61 / Overture dCE\^q[{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eGLO!DdxZ  
海曼克雷贝斯(Herman Krebbers)小提琴 U,PZMz`2j  
Bernard Haitink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 'WK;$XQ  
海廷克指挥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 ;a |`s  
PHILIPS 422 971-2
t)9]<pN%  
cVp[ Z#B  
NCa~#i:F8  
BI};"y  
`dDa}b  
这张唱片颇为特别,独奏者并非“明星级”的人物,但却表现得令人刮目相看。自然、真诚可能就是他的突出之处。慢板乐章的质朴,终乐章的愉快及调和,加上第一乐章克雷贝斯和海廷克所创造出更“交响式”的效果,都使得可听性提升至极点;或许这并不是光辉灿烂的演奏,但听了颇令人感动。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415 发表于: 2007-10-11
Beethoven : Concerto in D major op. 61 X8Xn\E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6 }!Z"  
施奈德汉(Wolfgang Schneiderhan)小提琴 pTWg m\h  
范肯普夫(Paul van Kempen)指挥柏林爱乐 wepwX y"  
DG Hillodor 2548 299
ob E:kNE9  
u FZ~  
4qt+uNe!  
-0$:|p?@^  
/HkFlfPd  
施奈德汉这个单声道的版本虽然音效上已无法满足我们的要求,但演奏却甚为杰出。第一乐章小提琴音色丰润,结合古典和抒情的情感,与乐团灿烂的活力和力道相辉映,慢板乐章的辉煌壮丽,终乐章那爽朗及跃动的火花等令人印象颇深刻。 QBoFpxh=  
Pp+~Cir  
"V4Q2T T  
/s:w^ g~  
(照片是5碟套装版)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416 发表于: 2007-10-11
施奈德汉与富特文格勒的版本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417 发表于: 2007-10-11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s Nos. 1 & 2 R)oB!$k  
贝多芬:第二钢琴协奏曲 Hz@h0+h  
培莱亚(Murray Perahia)钢琴 fW(/Loh  
海廷克(Bernard Haitink)指挥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vRwzc\   
Sony SK 42177
NQX>Qh 2  
?[)yGRzO2  
cJDd0(tD!  
6)}B"Qd  
QXVC\@  
H(|AH;?ou  
当20出头的贝多芬初到维也纳,那时候,没有什么人正经拿他当个作曲家看待.人们只知道这位年轻人钢琴弹得好,弹起来常有一种出人意外的倔强,奔放的音响.在维也纳和布拉格的各种演奏会上,贝多芬一次次地弹了他从家乡带来的那一大捆早期作品,奏鸣曲,变奏曲,即兴曲等等,以及他来到维也纳后写的前两首钢琴协奏曲.为了保留给自己独家演奏,贝多芬甚至迟迟不愿出版它们. ?^u^im  
rkDi+D6`q  
《第二钢琴协奏曲》实际上是先于第一号写的,因此这就是贝多芬的第一件乐队作品了.听起来它比第一号更多些莫扎特遗风,乐队导奏,钢琴的进入,展开部中钢琴与乐队的对话,技巧辉煌的独奏华彩等等,都离莫扎特不远.当然,以贝多芬那样的傲骨,他的任何一首作品都不可能不带有他自己的品格.末乐章中那些跃进感很强的切分音型,是贝多芬后来许多激动人心的壮丽篇章的先声. \\:|Odd  
1u~ MXGF  
培莱亚/海廷克的这张得到评价甚高的唱片上,也录有贝多芬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那个演奏让我觉得速度稍嫌快了,虽然由此也显出青年贝多芬更多的冲劲.但假如有人说,即使是青年贝多芬,他的音乐也已经很老成了,那也没错.但无论如何,这张唱片上的第二号的演录,确是无可挑剔.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418 发表于: 2007-10-11
再版碟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419 发表于: 2007-10-11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s Nos. 1 & 3 lnh+a7a)  
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 O_;Dk W  
米开朗杰里(Michelangeli)钢琴朱利尼(Giulini)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 '<dgT&8C  
DG 419 248-2
kn"q:aD  
XNehPZYS  
GZ3 ]N  
/,s[#J   
这是个真正鲜活而又典雅的现场演录.首先是米开朗杰里弹法很不俗,一路灵气,歌唱性十足.首乐章引子之后,钢琴重复乐队宣示的主题,那段优美流畅的钢琴长句,米开朗杰里相当果敢地忽然弹出一个节奏变化,将B音作了瞬间延长.(在波里尼和阿巴多94年新版DG445852-2演录中,曾拜师米开朗杰里的波里尼也来了这么一手,只是比较拘谨,或者说含蓄了一些.)这样的处理,完全是米开朗杰里独出心裁的一点"嗲"气,某些爱乐朋友或许很不欣赏.我倒是觉得他让这么一"嗲",这段畅美的乐曲便更多一分醉意.但在其它时候,米开朗杰里又弹得相当简洁,感觉是动必有方,每颗音都结结实实,果断,利落,没有多余的残响,不打马虎眼儿.这就把贝多芬的条理弹出来了,使得贝多芬的个性不至于湮没在这首表面上仍旧是莫扎特风范的早期协奏曲里. v^N`IJq  
v2)g 1sXd  
乐队方面也令人称奇.朱利尼竟然能够在保持大型乐团磅礴气势的同时,把音响搞得很有仿古乐团的那种光泽,弦乐音色细润,幼滑,娇艳迷人.尤其可贵的是,与大多数现场演奏为了制造热烈气氛,总是不免太快太赶的情形截然不同,这个现场演录,居然比许多录音棚制作速度更缓,更显得从容不迫,坦然自在.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