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29391阅读
  • 2853回复

听音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340 发表于: 2007-10-05
引用第2358楼vip_laomao于2007-10-05 21:44发表的  :
那套7LP的美艺三重奏我手上已有两套,另一套品相也不错,买来了一直没洗过所以也没播放过,因为这套已很稀少,所以德国网上我一看见就立即又买下了,不知梁溪人家是否想要,如要的话我可以转让给你。
TfFH!1^+  
{`[u XH?3d  
mao兄,梁溪兄如不要,可否转让给我
只看该作者 2341 发表于: 2007-10-05
引用第2360楼spenser于2007-10-05 22:19发表的  :
mao兄,梁溪兄如不要,可否转让给我
%!Ak]|[7  
w]Vd IS  
z T#j.v  
行啊,看梁溪人家是否要了。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342 发表于: 2007-10-05
瓦尔特《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另一再版唱片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343 发表于: 2007-10-05
EMI的克莱姆佩勒版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344 发表于: 2007-10-05
DG的伯姆版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345 发表于: 2007-10-06
Beethoven:Symphony No.7 amK.H"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i-4pdK u  
Carlos Kleiber & Vienna Philarmoniker Dpa PRA)x  
克莱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F&om^G'U  
DG 415 862-2
A!Ls<D.  
2nGQD{  
%l7|+%M.{  
8'B   
A12#v,  
听贝多芬交响曲,多数人通常是从《英雄》,《命运》这几首听起,由此产生对贝多芬音乐的印象.这没错,年少气盛,的确是"英雄"来劲.但这也很捉弄人:年轻时虽然很向往好汉很迷《英雄》,却并不能听懂多少, I?mU_^no  
而等到如今我自以为可以更多地听懂贝多芬了,我的情况却是苟且中年,英雄气短了. `:XrpD  
v&GBu  
幸好贝多芬还写了他的《第七交响曲》,是不需要我硬充好汉,硬是拿少年豪情来听的. r!vSYgee  
;8 D31OT  
"第七"可算是《命运》之外贝多芬最精湛,完美的交响曲了.它的大氛围是舞蹈性的,有着舞蹈的激情和舞蹈的壮丽,所以被瓦格纳称作"舞蹈的礼赞".英雄当然还是英雄,但这已经是"烈士暮年"的胸怀了,因此首乐章里有一段长笛啾啾的,既很温柔又很拨撩人的曲调,软化了那个强劲,激烈,被柏辽兹称为"农夫轮舞"的壮阔主题.考虑到此曲由贝多芬本人指挥的首演,正是为慰问在拿破仑战争中的奥地利伤兵而举行的义演,这番曲趣上的对比就是很妥当,很好理解,也必定是很感人的了. } 1 >i  
W\?_o@d  
不过《第七交响曲》最感动我的地方,却是葬礼气氛的第二乐章.曲调是痛楚的,却在逐渐增强的进行节奏中化作信念的力量.这是贝多芬音乐具有精神深度的又一例证:痛苦从不导致沉溺,欢乐也从不流于轻佻.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346 发表于: 2007-10-06
Ludwig van Beethoven:Symphony No. 9 BEkxH.   
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 SqhG\qE{Qj  
Georg Solti/Chicago Sympuony `4'['x  
罗伦嘉,曼顿等人演唱 > T,^n {_v  
索尔第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及合唱团 \?_eQKiZ3  
Decca 430 438-2
H *gF>1  
#lM :BO  
)h0F'MzW  
*LbRLwt  
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老贝多芬这时已经完全聋了,因此他不是坐在听众席上而是坐在乐队中间,看着总谱来"聆听"的.或许实际演奏的速度比他读谱要快,演出终了他还没完.直到被人搀引至台前,他才看见听众的喝彩. 5X5&(S\  
Ub8|x]ix  
贝多芬"第九"的伟大,感人怎么说都不会过分.麻烦只在唱片的版本,迄今没有哪张方方面面都令我满意.挑剔起来,连声望最高的富特文格勒版也有瑕疵,那里面"欢乐颂"开始后合唱队最初呼应男低音的两句,衔接不够紧凑.塞尔版的合唱表现最佳,当时指挥合唱队的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罗伯特 萧.但塞尔版中四位歌手(尤其两位女声)不般配.卡拉扬1977年版在这方面阵容最整齐了,可惜首乐章太快,那里面八个主题的连接,过渡脉络不清晰了.他的1963年版甚至更快,但男低音贝里令人印象深刻.而索尔第的这个1972年版恰恰就是男低音差些.至于整个速度,各乐章的演奏时间,倒是和富特文格勒版十分接近,尤其第三乐章的既温柔平滑又略带苦涩的深度处理,也和富氏的手法颇为相似.此外,索尔第的这张还是录音最好的——别忘了,《第九交响曲》本来就有对音响效果很高的要求.在这个作品上轻视音响并不显得你有文化.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347 发表于: 2007-10-06
Beethoven: Complete Symphonies h5-<2B|  
贝多芬:九首交响曲(全集) G9.+N~GZ.  
Wilhelm Furtwängler/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eG  
富特文格勒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c[4  H  
拜罗伊特音乐节管弦乐团及合唱团等 !biq7f%6#  
EMI EX 29 660 3(6LP) ?\ C7.of  
(以上照片为CD版)
#TLqo(/  
E}aTH  
:bx q%D%|o  
我和许多爱乐朋友一样,常为如何收集唱片版本而费心.至于贝多芬的交响曲唱片,我比较倾向的一种收法,是收定某一版本的全集,再捡好的收几张相对重要的,如"英雄","命运","田园",第七和"合唱".而且,出于经济和方便两方面考虑,全集最好是收LP的(便宜),重点的,也就是常听的几首,则CD来得方便. OQ>r;)/  
]:B|_| H  
说到贝多芬交响曲全集,毫无疑问是富特文格勒版在演绎上最能服众,这也早就是资深爱乐者人所共知的了.其中的第一,三,七,九这四首,都是他们心目中的经典性演绎,尤其1951年拜罗伊特音乐节现场演录的第九首,更是他们最看重,认为是迄今为止演绎最佳的贝多芬"合唱". 2G'Au}q0n  
6e6~82t8/  
富特文格勒这套集子虽是单音,但除了1948年录音的第二,第八和《柯里奥兰序曲》之外,其它大部分曲目,即第一,三,四,五,六,七,九和另三首序曲,都是50年代录音,音效都还不错,清晰度相当好,音色也还爽亮. Q Fv"!Ql  
URq{#,~CT  
不过,EMI转制再版的几张CD,听起来音质就嫌硬,薄而跪了.因此这套全集我只推荐LP,虽然明知LP如今不容易弄到.反正我这回只是为少数入门不久但进取心很强的爱乐朋友打算的,这些朋友搜寻好唱片的劲头足得很,不用替他们担心.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348 发表于: 2007-10-06
富特文格勒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贝多芬:九首交响曲(全集)》的其它版本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349 发表于: 2007-10-06
引用第2360楼spenser于2007-10-05 22:19发表的  :
mao兄,梁溪兄如不要,可否转让给我
Y4]USU!PA  
+@wa?"  
俺上月进了不少唱片,最近够听。 Hn%n>Bnl  
宝剑赠英雄,要么这套LP就由Spenser兄收藏吧,小弟作为候补。 }v[*V   
>1[Hk0 <x  
谢谢mao兄照顾,mao兄的唱片都是好东东。 O mkl|l9  
以后mao兄网上看见好唱片,或者有多余的LP/CD,请多多照顾一下小弟。
欲记荒寒无善画,赖传悲壮有能琴。—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