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thoven: Symphony No. 5 Zl{DqC^
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 b%|6y
Carlos Kleiber/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E
rnGX#@v
卡洛斯克莱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PAs.T4Av^
DG 415 861-2 ZG1 {"J/z
%^(} fu
(V#*}eGy
-ei+r#
g/`z.?
Lr<?eWdCwJ
依我之见,好像从来也没有哪本书能够讲得清楚"命运"究竟是什么东西.但人们却相信,在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里,"命运"是活生生的.它会"敲门",它会蹒跚,它会欢呼.短短的30几分钟里,从个人的孤独感直到人类世界的历史性冲突,音乐调动起我们情感的空间如此之大,冲动如此之强烈,音乐的奇迹再没有比在这里更突显,更完美了. okLheF
>3)AO04=;
首乐章开头由三短一长的四个音符构成的短句,即"命运的敲门",是音乐史上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这个动机的确再简洁不过了,但它包含的趋向极多,气势极大,而且悬念极强.整个乐章是恐怖的,带着动荡感向前发展.第二乐章是有点宗教感的,悲凉而坚强.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具有女性温柔的,起伏宽广而平顺,滑爽的第一主题——比作步履,仿佛是葬礼上人们走向墓地,而比作思绪,则犹如心灵在天国翱翔.赞美诗式的对比主题在管乐声中辉煌地唱响,将众生的心灵照亮.谐谑曲的第三乐章和首乐章是个对比.如果说前面的"命运"是一个历史和现实的遭遇,严峻,真切,具有压迫感的话,那么这里的"命运"就是鬼鬼祟祟,影影绰绰,颇具幻想性了.而紧接着,在这虚幻的,几乎无声之中,骤然爆发了末乐章的胜利欢呼,将我们的卑微和怯懦一扫而光.总之,四个乐章听下来,该抚平的都抚平了,该牵挂的,依旧是人类精神的永久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