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721853阅读
  • 788回复

***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00 发表于: 2008-11-19
Galuppi Baldassare:Motets  
巴尔达萨雷-加卢皮:牧歌集  
Il Seminario musicale演唱
Virgin VC 5 45030-2
  



  
加卢皮,又是一个只有出现在音乐史课本中的名字活生地出现在Virgin公司Veritas系列。加卢皮是18世纪维也纳当地音乐家,也是教堂的音乐指导,因为他曾在圣彼得堡待过一阵子,所以音乐中有一点不自觉的淡淡俄罗斯风,很少有人知道他的音乐曾是交响曲大师海顿的最爱,这个牧歌集的录音是一种古典与乡土糅合的式样,Il Seminario musicale除了活生的戏剧性外,将乡村朴素无华的气氛,赋予一种嘲讽的趣味。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01 发表于: 2008-11-19
Gershwin:Rhapsody in Blue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格什温(George Gershwin)钢琴
Michael Tilson Thomas/Buffalo Philharmonic Orchestra, 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Orchestra, New York Philharmonic
托马斯指挥哥伦比亚爵士乐团、纽约爱乐乐团
CBS MK 42240
  



  
格什温的充满美国式朝气的旋律总是能够一下子就打动听众。美国式的抒情,美国式的洒脱,美国式的异想天开,这些都是格什温音乐带给我们的最富有特征的精神素质。这张唱片上的两首格什温代表作,无疑也是美国音 乐的代表作,十二分地流行了。若论音乐的潇洒,我可真想不起来还有什么 曲子能比《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更做得神采飞扬了。  
  
《蓝色狂想曲》是唱片演录的热门。托马斯的这个版本非常特别:这里面弹钢琴的竟然是作曲家本人!  
  
我们知道,格什温最初就是一个很出色的钢琴家。1925 年他亲自演奏了《蓝色狂想曲》的钢琴版,并且留下一个相当不错,足够清晰的录音。因而到了 70 年代,托马斯另辟蹊径,指挥乐队为这个钢琴版录音配上了管弦乐, 配得丝纹不差,很能以“假”乱真。听起来,它比我们通常听到的历时 15 分钟以上的《蓝色狂想曲》演奏得快些,只有 13 分钟。你或许不太习惯这速 度,而我也不敢肯定它更符合格什温本意,毕竟当他独奏钢琴时是并不需要 给乐队发挥留出时间余地的。不过,我倒敢说,比起速度正常,而且也是极 为精彩的伯恩斯坦的名演奏(CBS MK 42264),托马斯的这张爵士味更足, 乐队的配合显得更洒脱些。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02 发表于: 2008-11-28
Gershwin: Rhapsody In Blue/An American In Paris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Leonard Bernstain/New York Philharmonic, 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
伯恩斯坦钢琴兼指挥纽约爱乐及哥伦比亚交响乐团
CBS MKY 42611





格什温这两首乐曲版本多得不可胜数。伯恩斯坦以一个美国人之身,道地的诠释这些作品,究竟不同于其它版本,而他对美国爵士音乐的推展自有其权威。“蓝色狂想曲”中,伯恩斯坦亲自钢琴弹奏,从中一窥其钢琴才华应是本唱片的最大特色。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03 发表于: 2008-11-28
Gershwin: Porgy and Bess  
格什温:波吉与贝丝  
Willard White, Leona Mitchell, McHenry Boatwright, Florence Quivar  
怀特、米歇尔等人演唱
Lorin Maazel/Cleveland Orchestra Children's Chorus, Cleveland Orchestra Chorus
与捷尔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及合唱团
Decca 414 559-2(3CD)
  





1935 年首演后不久便让年轻的格什温名扬天下的,就是这部人称“美国 的《卡门》”,描写黑人青年爱情挫折的三幕歌剧。作曲家的弟弟艾拉·格 什温撰写脚本,歌词非常出色。而且,剧中角色都是黑人,也首开歌剧史的 先例。
  
故事讲的是美国某城镇黑人区的一条街,在那里黑人聚赌、打架是常有 的事。但这天傍晚的打架出了人命,事情便闹大了,肇事者克隆畏罪潜逃, 撇下了他的情妇贝丝,与赢了钱的波吉一处躲避,渐而相爱,令苦难的人生 开始有了些甜蜜。但天有不测风云,贝丝又被克隆劫走,造成心灵上的巨大 伤害。波吉后来杀死了克隆,为此坐牢多年。出狱后的波吉,不知贝丝流落 何方,一味地等待、等待而近乎无望......

美国式的音乐,热闹而动听。开场不久便有一曲带点慵懒和忧郁的美妙情歌《夏日时光》——它如今已经是美国流行歌曲中的一首经典了。
  
然后是赌博,打架,叫喊,口哨声,警笛呼啸,坛坛罐罐被砸烂......当然还有歌唱爱情,有人们的激动、陶醉和痛苦,有大量的爵士乐、蓝调、黑人灵歌等等。在美国长大,而且惯常是指挥美国乐团的马捷尔,借助这个咄 咄逼人的精彩录音,把剧中一切都搞得很真切,很生活化,也很出舞台效果。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04 发表于: 2008-11-28
Gershwin: Porgy and Bess
格什温:“波吉与贝斯”
White · Haymon · Blackwell · Baker 等人演出  
拉图(Sir Simon Rattle)指挥伦敦爱乐(LPO)  
EMI CDS 749568-2





  
这张EMI的数位录音《波吉与贝斯》,拉图和伦敦爱乐充分捕住格什温丰富的节奏,及爵士乐的自由本质。他和乐团极为大胆,运用相当随意的弹性速度,因而造成强烈的戏剧性对比,合唱团出色,而主角亦演唱出第一流水准,录音维持EMI一贯高水准,恐怕是Decca版外最佳选择。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05 发表于: 2008-11-28
Orlando Gibbons: Church Music  
O.吉本斯:教堂赞美诗和圣歌集
伍尔斯坦(David Wulstan)指挥Clerkes of Oxenford合唱团  
Calliope Records 9611




  
O.吉本斯,17世纪英国管风琴家,也写作了为数很多的宗教歌曲。而这张唱片最为特别的地方在于它的录音效果,早期音乐的平凡与单调却因杰出的录音而显得栩栩如生,有很不错的平衡感与共鸣。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06 发表于: 2008-11-28
Giuliani: Guitar Concertios Nos. 1 & 3  
朱利亚尼:第一吉他协奏曲、第三吉他协奏曲  
罗梅罗(Pepe Romero)吉他
Neville Marriner /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  
马里纳指挥圣马丁乐团
Philips 420 780-2

  



一个很不出名的意大利作曲家,普通音乐辞典上都很难找到他的名字, 却正经有两首好听的曲子呢!我不懂,为什么在听到这张唱片之前,竟从来 没有人对我提起过朱利亚尼(1781—1829)这个人和他的这两首吉他协奏曲?  
  
这里面有热情,有意境,有生命气息,有地中海的明媚和西西里岛的乡 村风味,而且也有流畅而优美动听的旋律,有独奏吉他的精彩表现,也有吉 他和乐队之间充满戏剧性的嬉戏、逗趣。在 A 大调的前一首里,首乐章引子 部分的乐队导奏,勇武而欢悦,让人想起莫扎特和罗西尼的那些英姿勃发的 歌剧序曲。华彩段里,吉他有多姿多彩的风光,弹出那仿佛光斑闪烁、琳琳琅琅的一片悦耳之声。  
  
事实上,当年的朱利亚尼就是弹吉他的高手,这方面的名气倒是比他作曲大得多。
  
当然你也可以把这看成是我在赞美当今的吉他高手罗梅罗,因为他在这张唱片里弹得实在精彩,几乎要让我觉得这两首曲子是为他作的。唱片的录 音也鲜活无比,不仅让吉他清凌至极,也让圣马丁乐团一向迷人的弦乐音色 格外滋润,犹如绿叶扶衬着五彩缤纷的鲜花。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07 发表于: 2008-11-28
Alexander Glazunov:Violinkonzerte
格拉祖诺夫:小提琴协奏曲
海飞兹(Jascha Heifetz)小提琴
巴比罗利(John Barbirolli)指挥伦敦爱乐  
EMI mono CDH 7 64030-2
  



  
这是海飞兹1934年的录音,作曲家当时尚在世。海飞兹的表现比他后来在芝加哥的录音还要出色!音色温暖而呼吸自然,可惜声音听起来有些灰暗,而且在华彩乐段一开始时,曾有琴声太近的压迫感。但不可思议的是,录音非常清楚而且音色甜美,这张CD是本曲目的首选!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08 发表于: 2008-11-28
Gluck: Iphigénie en Tauride  
格鲁克:伊菲姬尼在陶里德  
Thomas Allen [baritone], Diana Montague, Sophie Boulin, Colette Alliot-Lugaz, Danielle Borst, et al.  
蒙塔古、阿伦等人演唱
John Eliot Gardiner/Lyon Opera Orchestra  
加迪纳指挥里昂歌剧院乐团及蒙特威尔第合唱团  
Philips 416 148-2(2CD)





1799 年首演的四幕歌剧《伊菲姬尼在陶里德》,是格鲁克 5 年前另一出 歌剧《伊菲姬尼在奥里德》的姊妹篇,同样是取材于古代希腊神话,接着上 回的《奥里德》,继续讲述希腊军队统帅阿伽门农之女伊菲姬尼,流落他乡 陶里德后的遭遇。其胞兄奥瑞斯特在杀死母亲后,也辗转漂泊至异乡陶里德, 因在神庙中盗取圣像被捕,眼看有杀身之祸。身为神庙祭司长的伊菲姬尼, 终究是让手足之情占了上风,设计谋救走奥瑞斯特,双双返回故乡希腊。总 之,这是个人间亲情和道德义务的古老冲突,剧情曲折而悲壮,音乐充满人 情味,而且极富戏剧表现力。
  
尤其是在利用管弦乐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这方面,格鲁克的《陶里德》创下了一个不朽的先例:当奥瑞斯特杀母之后来到陶里德,在被问及此事时, 隐瞒真情而又故作镇静,这时候却从乐池里响起一阵不自然的、焦躁不安的 管弦乐,戳穿了奥瑞斯特的假相。格鲁克对此的解释,后来成了歌剧史上的 一句名言:“奥瑞斯特是个说谎者,但管弦乐队不说谎。”  
  
加迪纳的这个演出本,歌唱、乐队乃至录音,样样堪称完美无瑕。蒙塔古的次女高音既敦厚又温馨明亮,把伊菲姬尼的朦胧而复杂的情感恰如其分 地表现出来。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209 发表于: 2008-11-28
Goldmark:Rustic Wedding symphony
戈尔德马克:乡间婚礼交响曲  
Previn/Pittsburgh Symphony
普列文指挥匹兹堡交响乐团  
EMI ASD 3891
  





“乡间婚礼”交响曲、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萨巴女王》并称为戈尔德马克的3首伟大乐曲,一向享有不坠的盛名。布拉姆斯曾力赞过“乡间婚礼”交响曲的成就。乐曲以一组简单的变奏揭开序幕。普列文明快的节奏,交待出天真明朗的心情。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