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368613阅读
  • 1982回复

【原创】东行漫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830 发表于: 2010-10-15
回 1835楼(vip_laomao) 的帖子
毛兄;我的空間寬:五米三,長;五米八,箱子寬83公分,高140公分,兩箱子距離190公分,這套系統總寬度為;356公分
只看该作者 1831 发表于: 2010-10-15
Re:回 1835楼(vip_laomao) 的帖子
info_post_2
毛兄;我的空間寬:五米三,長;五米八,箱子寬83公分,高140公分,兩箱子距離190公分,這套系統總寬度為;356公分



皇家西敏寺宽是98公分,高也是140公分,上面还要放对小南瓜。到时如果感觉中频欠缺,那就把超高频撤下来。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1832 发表于: 2010-10-15
回 1837楼(vip_laomao) 的帖子
中頻還是有,只是厚度稍減,我的系統上不加超高為宜。
只看该作者 1833 发表于: 2010-10-15
存放台北黑膠唱片先遣部隊終於到了,過去論張買,沒想到現在運來上海要論公斤算了,運來了1/3大約重160公斤,找個黃道吉日開箱。
只看该作者 1834 发表于: 2010-10-17
610喇叭箱內線材調整也歷經三個階段,去年暫用510箱子時期,箱內現主要以西電線為主,單體中高低三頻段個以單股西電線接入分頻器,分頻緝到接線柱

以多古稀電線為主,其他喇叭線、訊號、電源均以西電或jensen古董線為主,中高頻很漂亮,聲音也很寬鬆,但箱子不對低頻的量感及下前能力有限。

第二階段箱內現以jensen銀線為主,中高頻個一根0.8銀線,低頻并兩根0.8銀線道分頻器,分頻緝到接線柱每邊用4根程度兩米的0.8銀線。其他線材同上,

但CD機電源線改為火、零是銀線,地線是卡達斯。整個聲音高頻更好,帶有高貴感,但平衡性差了點。

現階段所有線材換為德國線,從單體到分頻緝盜接線柱,箱外喇叭線、訊號線、電源線全都上這線材。原來擔心太細量感不足,但實際聽起來平衡流暢,

低頻量感也夠,jensen喇叭的鮮活度依舊發揮的很好。
[ edit_post ]
只看该作者 1835 发表于: 2010-10-17
功放還是以2A3以及71A為主,只是整流管調整多了些。

2A3整流管猶大盾U18換為GEC cv31在換到TUNSGRAN AZ4

聲音是越來越通透自然,特別是TUNSGRAN AZ4的性價比太高了,只是要加轉換座。
[ edit_post ]
只看该作者 1836 发表于: 2010-10-17
71A 功放,還是以WE417推動RCA171A,只是整流管從80,到280,最終以we274A為主
只看该作者 1837 发表于: 2010-10-18
CD機更換為山靈500,CD2pro系統,高剛性的外殼,聲音有一定水平,只可惜外型設計美觀性太差,由上面看好向遊戲機XBOX,

另外兩根6922真空管輸出,在接上同軸輸出道解碼器後,這一部份已無用武之地。

電源與同軸線同樣改為細細的德國線材。
[ edit_post ]
只看该作者 1838 发表于: 2010-10-18
會放棄CD直接輸出,主要是接上這台解碼器,整個聲音是接近黑膠聲底,整個聲音聽起來自然舒服。同樣解碼輸出到供放線材是同樣的

德國線材。
只看该作者 1839 发表于: 2010-10-21
这几天再读庄子的逍遥逰,略有所感,写下这段注解为记。

心能逍遥,逰於四海,不拘世事,不问天地,万物生焉,自有其用,凡人见己,至人超脱,

无功无名,是以神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