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368621阅读
  • 1982回复

【原创】东行漫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800 发表于: 2010-07-01
这个歌谣极好,生活和心情由此会更加的轻松:

日出東邊落西邊,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量入圍出支配錢,多也歡喜,少也歡喜。

少葷多素進三膳,粗也香甜,細也香甜。

新舊衣服不挑選,好也禦寒,差也禦寒。

常與知己閒聊天,古也暢談,今也暢談。

全家老少都慰勉,貧也相安,富也相安。

內孫外孫同等看,兒也心歡,女野心歡。

生活規律勤鍛鍊,忙也樂現,閒也樂現。

心寬體健養天年,你也神仙,我也神仙。
享受生活,轻轻松松玩音响
玩音响,玩的就是电流和振动。
只看该作者 1801 发表于: 2010-07-01
在誠品挑選爵士CD時,看到櫃台邊放著一些對爵士樂的簡介,稍微看了看對於爵士樂初窺門徑的我,是值得參考的。

也把它貼上,對爵士樂有興趣的人或許可參考對照一下。
只看该作者 1802 发表于: 2010-07-07
info_post_2
昨天中午與家人吃飯,越在誠品敦南店後面的寬心園餐廳.這餐廳以有機素食為主屬於創意菜,口味與健康具備,看到桌上墊的紙巾印着一
首寬心謠,頗有意思特地記下與大家品味。
日出東邊落西邊,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



又见Spenser兄的好文美图,真犹如夏日里感受到徐徐的清风。赞一个。
欲记荒寒无善画,赖传悲壮有能琴。—王安石
只看该作者 1803 发表于: 2010-07-09
舊情綿綿這張 CD,是由小提琴、大提琴與豎琴組合的三重奏演奏的內容主要是台灣的民謠,其中的『打開心內的門窗』是首旋律動

聽,歌詞優美的作品,編曲者加在主旋律前家了一段前奏,四段主旋律分別由小提琴、大提琴、豎琴輪流擔任主奏其他兩種樂器擔任和

聲,最後一段主旋律是合奏,雖然這是張器樂演奏唱片,聽到旋律心頭還是會浮現歌詞跟著唱和。

打開心內的門窗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                (註;阮是閩南話我的意思)
就會看到五彩的春光
雖然春天無久長
總會暫時消阮滿腹心酸
春光春光你何在
望你永遠在阮心內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
就會看見五彩的春光


阮若打開心內的窗
就會看到心愛彼的人
雖然人去樓也空
總會暫時乎阮心頭輕鬆
所愛的人你何在
阮若打開心內的窗
就會看見心愛彼的人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
就會看到故鄉的田園
雖然路頭千里長
總會暫時乎阮思念想要轉
故鄉故鄉今何在
望你永遠在阮心內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
就會看見故鄉的田園


阮若打開心內的窗
就會看到青春的美夢
雖然花無百日紅
總會暫時消阮滿腹怨嘆
青春青春今何在
望你永在阮心內
阮若打開心內的窗
就會看見青春的美夢

對這首曲子印象深刻的原因,起源於十多年前林清玄先生發行的一套有聲書,書名即採用了這首歌名,『打開心內的門窗』,書內是一

百五十多篇短文,每篇文雖不長,寫的是生活周遭的點滴,溫馨親近,讓人心頭一片清涼。當時我的同學買了這套20捲的有聲書,我

借過來轉錄一套每晚睡前就讓它撥放著,直到帶子結束自動停止,我也總是還沒聽完整捲錄音帶就睡著了。

十年前有幸在一舊書攤買的這本書,幾近全新的精裝書,封面設計一眼看去就覺得氣質優雅與書的內涵極為相配,現在書雖多能製作的精緻卻很少。

隔了這麼多年還是一再的翻看這本書,也透過文章的啟發寫下不少的心得對話 ,讓自己心內門窗通透。
[ edit_post ]
只看该作者 1804 发表于: 2010-07-22
多谢spenser兄的意见,终于下定决心把一对皇家西敏寺订下来了,只待房子装修完就请人抬回家!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1805 发表于: 2010-07-26
SPENSER兄:
  小弟想请你帮个忙:能不能在台湾给我买几本牟宗三先生的书,《佛性与般若》《历史哲学》《心体与性体》《圆善论》,最好是简体,这些书很难买。如果可能,我给你打款。谢谢。
只看该作者 1806 发表于: 2010-07-26
回 1811楼(林下听风) 的帖子
聽風兄:這些書在台灣要找到簡體版有困難,可能只有繁體版的,近期暫不會回台灣,我來託朋

友找找看。
只看该作者 1807 发表于: 2010-07-27
SPENSER兄:
多谢你。不用太刻意,顺便而已,如果找不到,也不要紧。我发觉买书也得讲缘份啊。
只看该作者 1808 发表于: 2010-07-29
這個月初,與旅法畫家小敏見面,他應邀在上海與香港與其他畫家聯展,香港畫展之與幾位朋友先睹為快,看到他參展作品

大家也挑了他的一些畫購藏。

小敏的畫風,由國畫入手,採西方技法,由具象走向抽象,來呈現出畫家的思想。不知為何法國的文化環境總能孕育出傑出的藝術家,

在台灣認識的板畫家楊炯杕也在法國數年,創做出很棒的版畫作品,而其主題也大多為台灣景象。

而更早期的畫家趙無極、林風眠、朱德群等大家,他們的藝術成就早受肯定,當然其畫作已是天價難以收藏,這次有幸能購藏到小敏畫

作,是七月裡值得高興之事。

再與小敏吃飯時聊到,抽象畫在中國似乎還要等一陣子,這兩年中國畫在拍賣市場早已吵翻天,早期字畫來源有限,真假難辨。

很多現代畫家五、六年前的市場炒作似乎畫價早與藝術性不成比例,也讓人生畏。藝術是要能普及讓更多人懂得欣賞而非追逐天價,

特別是抽象畫是不易弄懂的。

另外還聊到,欣賞畫作,要問畫家他在畫什麼,可能他也說不清楚,也不需要說清楚。繪畫與音樂是相同的,當畫家在動筆之前當然有

其想法,但通常一進去到畫作完成可能完全不同。而賞畫的人在欣賞時的思緒也隨著個人情景、對構圖、色彩偏好對畫有他自己的解讀

,這是二度創作,正如音樂由作曲家寫出來,到演奏出來,最後事欣賞者的理解這是三度創作。而我們看畫賞樂的過程中,在不知不覺

中也陪養出創作能力。

雖然訂下小敏的畫作,還要等到十一月他從法國回上海,才能將這些畫交付,看到這些照片也會開心。

[ edit_post ]
只看该作者 1809 发表于: 2010-07-29
小敏的畫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