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368639阅读
  • 1982回复

【原创】东行漫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760 发表于: 2010-04-20
info_post_2
谢谢李兄
今年的茶叶价格高,品质不是很好。
我家也是产茶叶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多少产量。
龙井的水太深,除非很熟的人买得到好茶。
我在以前坛子上的一片文章中《我们的生活弥漫着茶香》也说道过。


狼兄;的確,喝茶一事學問不小,買茶我通常只跟相識熟人買,龍井剛好有朋友認識茶農,才有機會請茶農根據我們要求製茶,

           今年也只買到四斤龍井。


只看该作者 1761 发表于: 2010-04-23
今早接到tony的電話,告之柯逸朗醫師已於昨日辭世,聽來真是不勝唏噓,過去看音響論壇十幾年,柯醫生

長期寫的我聞集,帶來不少啟發,我之會買JENSEN G610即是看到柯醫生文章而生,與柯醫生結緣也在買

了610單體,發郵件向其請教箱子之事,在郵件中他不吝指導,回到台北到柯醫師府上聆聽WE205D推610

的聲音,更讓我有了新的目標。去年五月柯醫師來上海,也與tony、永強兄、永號兄等見面,把酒言歡相聚

一日。不及一年,斯人已逝,遺憾,遺憾。

如是我聞猶在耳,怎堪斯人已乘鶴

西方亦有樂音在,天上人間兩相隔。

今天借這魯特的安魂曲送君一程。

[ edit_post ]
只看该作者 1762 发表于: 2010-04-23
唉!遗憾!愿他一路走好!
只看该作者 1763 发表于: 2010-04-23
想说点什么,可什么也说不出来!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然则面对人生终极,如何喻之于怀呢?!!!!
只看该作者 1764 发表于: 2010-04-23
今夜的心情似乎无法平静,或许是听闻柯老的死去有些感慨,又或许是前日拜访Spensor兄,聊及陪伴柯老后期最多的铭器是Jensen 610,而自己有幸在Spensor处能体会G610的威力,直至今日仍无法忘却那份感动,更或许是年前在台北J&B小黄处也有幸聆听柯老的71A推老版PM6A。一连串的偶合与机缘,让自己在北京的夜里久久无法平息!
点上檀香,纪念这份机缘与记忆!
只看该作者 1765 发表于: 2010-04-29
去年我们在李兄家里的开心时刻.此情此景,难以再现.
柯医师糖尿病专家,医人无数,东南亚包括苏联与中国,有这类
研讨会,都会邀清他出席.
音响毛病,找他,更能药到病除.
5月4日在台北三山善社(福州庙,台北市辛交亥路三段284巷7号)上午九时公祭
我会在那里送他最后一程
心情凝重,难以平伏.
他信佛,祝他早登极乐.
[ edit_post ]
只看该作者 1766 发表于: 2010-05-01
之前与李兄邹兄会面时都听他们提到柯医师,语中透露出对他的敬重,原想等柯医师再来大陆时能与他见上一面,哪知成了遗憾。

呜呼哀哉,柯医师如知道在大陆三越网上有着见过与没见过的朋友在用文字寄托着各自的哀思,我想他会很欣慰地一路走好的!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1767 发表于: 2010-05-06
今才得知,甚是哀思,想想人生真的很短,愿柯医师走好!
只看该作者 1768 发表于: 2010-05-30
終於替G 610A 換新裝,按原廠圖紙製作新箱子,一個箱子將近50公斤,裝上單體要超過70公斤,折騰了一晚上把箱內現重新

換新,原來線材從接線柱到分頻器,再到喇叭全用了粗細不等的古董線。這次還是用原來的卡達斯接線柱,接線柱到分頻器用

了多蕊西電線長1.5米,分頻器到喇叭單體全部用0.8的JENSEN純銀線,長1.9米,穿了12條銀線。

在拆下就箱子的分頻器時,一時大意沒留心到左右聲道的接線方式,分頻器到喇叭單體上接頭上高中低音左右共計六條線,採

插孔式,六條現在圓插頭座上為標出左右,只有數字,光搞清楚孔位對應到左右花了四五小時,弄到三點多才出聲。

今早繼續把箱內擋板、後面板鎖上,一個人慢慢挪動箱子到大致位置,實在沒力氣在調整擺位就這麼暫時聽著。

聲音的密度與低頻的結實度比原來箱子要好,高頻卻似乎沒有原來的箱子延伸的好,音樂細節比原來要稍多一點,新箱子的寬

鬆度比原來要差了點。這需要時間好好煲一下。擔心的是內部接線左右的正確性,影響相位,等有空再來慢慢抓問題。
只看该作者 1769 发表于: 2010-05-30
替G 610A 換新裝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