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41847阅读
  • 1671回复

二手老版、古典、流行、JAZZ、民乐CD唱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170 发表于: 2024-03-07

2024.03.07
今日唱片
二胡天碟 姜建华-莫愁女幻想曲/流浪者之歌/G弦上的咏叹调 日本土天龙1B1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6767338671/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27051505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99289916.html
https://m.tb.cn/h.5vA7Nc3?tk=rPI7WmkAcvV
【曲目】
(1)ツィゴイネルワイゼン(サラサーテ)
(2)ソルヴェイグの歌(グリーグ)
(3)チャールダッシュ(モンティ)
(4)トロイメライ(シューマン)
(5)G線上のアリア(バッハ)
(6)ヴォーカリーズ(ラフマニノフ)
(7)莫愁女幻想曲~湖伝説(HE Zhang-hao)

姜建华,出生于上海,二胡演奏者,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74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978年,指挥家小泽征尔聆听了由其演奏的《二泉映月》。1979年,在指挥家小泽征尔的邀请下,以独奏身份登上坦格伍德音乐节;同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安如砺、刘明源等,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获得全国民族器乐比赛最优秀奖。1986年,被文化部授予“国家一级演奏员”称号。1989年,在时任柏林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卡拉扬邀请下,与小泽征尔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演出了二胡协奏曲《风影》。1990年,与上海交响乐团在卡内基音乐厅合作了何占豪的二胡协奏曲《莫愁女》。1999年,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赴日本巡演时奏响了二胡协奏曲《悲歌》。2007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2012年,参加“光荣绽放—CCTV中国十大青年二胡演奏家音乐会”。2019年,携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指挥家吕嘉等人,在国家大剧院新年音乐会中演出。2021年,与多位演奏员在国家大剧院呈现“弦蕴中西”音乐会 。
姜建华演过大部分优秀的二胡曲目。除了经她首演的《风影》等作品以外,还有《红梅随想曲》(吴厚元曲)、《十里墩之歌》(戴宏威曲),以及由管弦乐队伴奏的《江河水》《翻身歌》,二胡独奏曲《水》(安庆生、宗向和曲),二胡协奏曲《惜别》(戴宏威曲)。她还上演过其他于管弦乐队合作的作品《流浪者之歌》《梁祝》《莫愁女》《新婚别》。(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只看该作者 1171 发表于: 2024-03-08

2024.03.08
今日唱片
女声天碟 Mary Black-Speaking With The Angel 黑玛丽 日三菱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6770272915/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28361662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99307776.html
https://m.tb.cn/h.5E4E8Rb?tk=iR3LWmIvY5m

曲目:
1. Turning Away
2. Cut By Wire
3. Don't Say Okay
4. Bless The Road
5. Broken Wings
6. Fall At Your Feet
7. Message Of Love
8. Moments
9. Speaking With The Angel
10. Big Trip To Portland
11. I Live Not Where I Love
12. Fields Of Gold(BONUS TRACH)
有一种声音叫宁静,也许并非你所向往的天籁般清悦,但那宁静却是直透心底的,没有一种声音可将她淹没,这就是玛丽.布莱克(Mary Black)。 提到mary black,就不得不提到爱尔兰音乐。印象中的爱尔兰音乐,总是舒缓平静的如同流水,优雅而蜿蜒,穿插其间的风笛、竖琴,则如同清风掠过水面,点起层层涟漪,波澜不惊的映出人间喜忧,让你如痴如醉,轻叹:逝者如斯夫。事实上,在爱尔兰,说恩雅的名字可能有不少人不知道,但提起Mary?Black就象我们提及邓丽君、李谷一,人所皆知。她的歌永远给人以平静诗意的感受,富有穿透力的嗓音纯净而刚烈,带着十足的爱尔兰理性。在她的声音中找不到滥情和矫揉造作的痕迹,像爱尔兰广袤大地上的离离青草,随着岁月一岁一枯荣的高低吟唱平铺直叙,缓缓道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Mary Black在台湾被翻译成玛丽黑,在90年代曾是喜欢女声、民谣、以及发烧友界人手一张的天后级女歌手。90年代在全世界音响大展中,绝对有Mary Black的声音做示范。原因为何呢?就在于她独特的歌声。 那她的歌声有何独特呢?Mary Black平实中见真情,有如水一般的歌声,要是音响调校的声音平衡度不够,马上就变成「神经质」的声音,尤其是贵府音响的电源处理有问题的话,百试百灵,保证一点也不感动,一点也不吸引人。也因此Mary Black的歌声好听是好听,但有一点挑战性。 在90年代Mary Black发行的专辑很多,在台湾被称为经典級的也不少,但记着,如果把她的声音搞成神经质的話,您就不能体会她平淡中见真情的那种歌声魅力,也不能体会Mary Black为何被称为居尔特天后。 这张CD是玛丽黑1999年的作品;玛丽黑一直以天籁般的演唱和唱片录音精良著称,多年以前我就有一张她的唱片,而且发现是要很好的器材来重播才能够表现她的声音变化之丰富。这张唱片仍就保持了她一贯的风格,你不用想她在唱什么歌词,单单只听那些乐器和歌声,已经是相当的享受了。(作者:kate)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只看该作者 1172 发表于: 2024-03-09

2024.03.09
今日唱片
SONY 艾敬 - 我的1997 日本本土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6773400336/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27505789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99324817.html
https://m.tb.cn/h.5EBvO8M?tk=JZ7XWmAQIki

曲目:
1. 私の1997
2. あなたの軍服
3. 家に帰りたい
4. 独りぼっちの長い夜
5. あなたはどこに
6. 彷徨うつばめ
7. 旅立ちの時
8. 少しだけ優しく…
9. あの冬の日々
10. 私の1997(オリジナル・ヴァージョン)

艾敬(1969年9月10日-),生长在中国沈阳市艳粉街,中国大陆流行歌手。1992年,她的“日记”《我的1997》发表,销量高达四白金,艾敬成为了歌手,而且是知名歌手。1998,她制作了一张新专辑《Made In China》,说的是她自己。至今共出版5张唱片,被称为“中国最具才华的民谣女诗人”,2005年从纽约回到北京,正式发行唱片《是不是梦》,主打歌曲《水牛66》、《纽约纽约》,2006年再次发出新专辑——《艾在旅途》。2007年发行精选唱片《我的1997和2007》。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只看该作者 1173 发表于: 2024-03-10

2024.03.10
今日唱片
JVC 肖邦-钢琴名曲/布宁在肖邦钢琴比赛 JVC长城标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6776183618/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28559580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99342130.html
https://m.tb.cn/h.5EItGhX?tk=YQkRWNVIVcV

布宁是钢琴教父涅高兹的后人,也是肖邦钢琴大赛冠军得主,对肖邦音乐有深刻的理解,他的演奏是新颖独到的诠释和卓绝技巧的完美结合,被推为当今乐坛最杰出的钢琴家之一。他的录音不多,每张唱片都很精彩。这张1985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大赛现场录音,JVC Victor独家版权,1989年数字重制,音效极靓。声音浑厚饱满,钢琴形体清晰。(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只看该作者 1174 发表于: 2024-03-11

2024.03.11
今日唱片
CBS 巴赫-六首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与组曲/马友友 2CD 日版凸字SMJ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6778290222/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27737141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99360070.html
https://m.tb.cn/h.5EBvHty?tk=Hp0aWNjU0bf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作品编号是BWV 1007-1012,堪称大提琴演奏的“圣经”,是无伴奏乐曲中最早闻名于世的典范。在这部组曲中,巴赫对音乐结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上的探索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所有知名的演奏家都以录制这部作品为毕生追求。这套作品在巴赫生前并没被发现,有意思的是,而是在20世纪初,被西班牙大提琴家帕布洛·卡萨尔斯挖掘问世。
所有的大提琴演奏家都以录制这套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为毕生的追求,绝大部分音乐家都会等到功成名就才会去选择演奏巴赫的无伴奏组曲。著名华人音乐家马友友则是在1982年就录制了全套的巴赫无伴奏组曲。马友友和巴赫有着各种不解之缘,曾在90年代时和另外的艺术家合作,在波士顿做了一项用建筑形式来诠释巴赫的艺术项目,灵感就来源于巴赫的无伴奏组曲。(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只看该作者 1175 发表于: 2024-03-12

2024.03.12
今日唱片
稀绝女声 CBS PATTI PAGE-SAY WONDERFUL THINGS/帕蒂·佩姬 日3200元细字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6781324622/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27877009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99380247.html
https://m.tb.cn/h.5EK825x?tk=z9NCWNKKlMj

曲目:
01 Fly Me to the Moon (In Other Words)
02 The Good Life
03 Love Letters
04 Can't Get Used to Losing You Mort
05 Call Me Irresponsible
06 Say Wonderful Things Norman
07 If and When Josef
08 Days of Wine and Roses
09 I Wanna Be Around Sadie
10 Moon River Henry
11 The End of the World
12 Our Day Will Come

帕蒂·佩姬 生于1927 年 11 月 8 日 逝于 2013 年 1 月 1 日 (Patti Page)是大乐队时代排名第14位的艺人,在这期间共有上榜歌曲39支。最成功的5支歌曲是《The Tennessee waltz-田纳西圆舞曲》(1950年11月18日登榜首13周)、《I Went To Your Wedding-我参加了你的婚礼》、《That Doggie In The Window-橱窗的小狗》、《All My Love-我所有的爱》、《Cross Over The Bridge-过桥》。
她是50年代唱片销售量最大的女歌手。由于她的歌曲《橱窗里的小狗》、《我参加了你的婚礼》的影响之大,在那个时代,一定程度限制了新型歌曲的发展。一直到60年代中期,她一直是排行榜上强有力的竞争者;她所演唱的流行歌曲范围也非常之广。那时流行歌曲有“日渐消沉”之势,要想到责任在谁时,很容易会追到她的身上。这是因为她太优秀了。
美国知名歌手帕蒂·佩姬2013年1月3日去世,享年85岁,她是1950-1960年代的红歌手,曾被艾美奖提名最佳综艺节目类女演员。(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只看该作者 1176 发表于: 2024-03-13

2024.03.13
今日唱片
DG 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唐璜/卡拉扬 西德无字银圈01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6783890190/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28996790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99397792.html
https://m.tb.cn/h.5wDjn4E?tk=s4DgWNwyu9C

理查·施特劳斯的这两部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唐璜》,是作曲家采用交响诗体裁创作的音乐中较有代表性的两部,虽然它们在音乐风格上有不小的差异,但都是很受听众欢迎的作品,拥有众多的唱片版本,同时也是在音乐会上经常出现的曲目。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在80年代录制的这两个曲目的数码录音版本,把一部艰深复杂的“哲学”用音乐解释得生动、易懂。和以往众多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演奏相比较,卡拉扬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用令人兴奋的演奏呈现出无比瑰丽的音乐画面,他们特有的辉煌壮丽的“柏林音响”在这里体现得尤为充分,弦乐的演奏华丽流畅,铜管的光彩熠熠生辉,打击乐精准活跃,卡拉扬对乐曲的处理大开大合、戏剧效果强烈,而抒情的乐段也展开得十分到位,无论是惊天动地的场面描绘,还是如涓涓溪流般温暖细微的情感表达,都有令人信服的呈现。
录音效果颇为令人称道。该录音被英国权威的《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指南中写到“1983年卡拉扬的《查拉图如是说》与唐璜的演绎无懈可击,堪称首选,.......,有很大的动态范围和音场,特别是在几高音和极低音的地方,而且大量小提琴启奏产生出的声音光芒四射,......,《唐璜》的那犹如展翅翱翔的主题在华丽方面也丝毫不差,演奏犹如充电般充满活力。
在斯特劳斯这方面,卡拉扬无人可与之匹敌,这是他自80年代以来的最好的录音中的一个。 (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只看该作者 1177 发表于: 2024-03-14

2024.03.14
今日唱片
稀绝珍藏 马勒-大地之歌/朝比奈隆 日3300元细字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6787276156/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28198987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99419926.html
https://m.tb.cn/h.5DdRx8u?tk=ss09Wn2D1vZ

朝比奈隆(1908年7月9日生于东京-2001年12月29日逝世于神户),日本指挥家。
  朝比奈隆在日本极受尊敬,他的贝多芬全集就录音有七次之多,布鲁克纳也不例外。由于所录唱片均属日本公司,中国大陆的爱乐者们较少机会接触。
  朝比奈隆指挥风格刚劲有力,尊贵典雅,尤其擅长贝多芬,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1969年他获得日本政府颁发的紫带勋章,1989年获得艺术功臣称号,1994年获得文化奖章。此外他曾于1976年获得日本艺术学院奖。
  朝比奈隆出生于东京,从京都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函馆铁路公司工作了两年,随后的1936年便开始其指挥生涯。他曾跟随因十月革命流亡日本的俄罗斯音乐家埃玛纽埃尔·迈特(Emmanuel Metter)学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比奈隆参与创建了Kansai爱乐乐团——1947年正式改名为大阪爱乐乐团——并担任终生首席指挥和音乐总监。朝比奈隆始终活跃在海内外乐坛。1951年带领乐团到欧洲巡回演出, 1956年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从60年代开始,他就经常和北德广播交响乐团合作 。1996年10月他两次赴邀指挥芝加哥爱乐乐团(Chicago Philharmonic Orchestra)。
除了3B(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以外,朝比奈隆还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马勒。他指挥的马勒第二至第九号交响曲全部取自现场音乐会,除了《第五交响曲》没有正式发行唱片以外,其余七部均留有唱片,其中的第二号至少有四种不同的录音,第六、第八、第九号则各有至少两种录音。相比于同样能横跨布鲁克纳与马勒两大不同世界的欧洲指挥家,如克莱姆佩勒和卡拉扬,朝比奈隆对马勒作品的诠释更加广泛而深入。他留下的第二、第三、第七、第八、第九号的录音,都是完成度极高的不朽演释,其探寻马勒世界的触角之深广,超过了有所保留的卡拉扬;他对《第二交响曲》的诠释,表达之丰富细腻、架构之恢宏、气势之壮丽,大大超过了克伦佩勒、阿巴多和莱托等人,在他的指挥下,我们才第一次发现这部交响曲是一部如此伟大的作品,具备着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一样留存于世的永恒价值。
曾几何时,古典音乐,特别是德奥音乐,是欧洲指挥大师各领风骚的“领地”。然而来自亚洲的朝比奈隆却一举扭转了这个局面,他留下了如此多的精彩录音,也留下了对上海和上海交响乐团的美好回忆:“战后我指挥欧洲乐队没有特别别扭的感觉,大约就是在上海磨练出来的吧。那个乐团的实力真是非同凡响。”如今,当我们在这里一起来谈论他的艺术、欣赏他的唱片,朝比奈隆先生又会作何感想呢?(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只看该作者 1178 发表于: 2024-03-15

2024.03.15
今日唱片
PHILIPS 莫扎特-安魂曲/施莱尔/SCHREIER/西德银圈PDO首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6790035968/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28465797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99439352.html
https://m.tb.cn/h.5x28ZrT?tk=AsNlWn79K1x

奥地利伟大的音乐天才莫扎特的《安魂曲》是作曲家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但遗憾的是,莫扎特并未能完成这部伟大的音乐著作。当时35岁的莫扎特的健康状况已经糟糕到了极点,而《安魂曲》的创作就是在这个时候。于是他便展开了与时间和死亡赛跑的计划,奋笔疾书。然而也许是上天嫉妒这位旷世不配的艺术天才吧,莫扎特终究没能完成这部宏伟的音乐作品而散手人间……(后来莫扎特的学生根据他生前的旨意完成了这部《安魂曲》)      莫扎特的《安魂曲》无疑是同类音乐题材中最成功的、也是最登峰造极的作品。(关于这一点应该没有疑义)它与其它《安魂曲》相比,不但保持了浓郁、正宗的宗教气息,更增添了一份纯美——莫扎特式的美感。这种“美”源于莫扎特所特有那种伟大的旋律创造天赋和高贵的精神。它绝不仅仅是音乐的装饰品而已。那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唱段以及那无比真挚的感情,都融入了莫扎特的全部精力与创作力。
德国抒情男高音、指挥家Peter Schreier(生于1935年7月29日)在迈森和德累斯顿易北河的一个小村庄长大,父亲是路德教会唱诗班的指挥和教师。彼得近十岁的时候德累斯顿的轰炸毁灭使得合唱团被安置在郊外的一个地下室,短短的几个月指挥RudolfMauersberger发现彼得是一个天才,在合唱中担任女低音声部,并在欧洲巡演并录制唱片。到了十六岁,彼得变声后成为一名音色漂亮的男高音,1954年开始跟随声乐教育家Fritz Polster学习声乐,并进入莱比锡广播合唱团。1956年他进入德累斯顿音乐学院同时在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培训学校学习。1961年正式成为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的成员,1988年亮相萨尔茨堡音乐节,1966年汉堡国家各院、1967年大都会歌剧院、维也纳歌剧院、1968年斯卡拉歌剧院等开启了国际大剧院的职业生涯。Fritz Polster在清唱剧的浓厚兴趣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他设立了在巴赫的清唱剧、康塔塔的解释标准。也是一位优秀的艺术歌曲演绎者。演唱极富表现力和艺术性。他赢得过无数荣誉,如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奖(一等)、1964年萨尔茨堡莫扎特银质勋章和Kammersänger称号。1986年,他被任命为维也纳GESELLSCHAFT DERMusikfreunde,德累斯顿市的安德森NEXO奖和恩斯特·冯·西门子基金会奖的荣誉会员。出版了两本书:《我认为:思想和记忆》(1983年)《后视镜》(2005年)。(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只看该作者 1179 发表于: 2024-03-16

今日唱片
PHILIPS 柴可夫斯基&门德尔松 -小提琴协奏曲/谢林 三洋版
https://book.kongfz.com/446413/6792794132/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7228679991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607_99456860.html
https://m.tb.cn/h.5wL4ezJ?tk=Bi24WnMhebz

著名小提琴家、墨西哥籍波兰人 亨里克·谢林(Henryk Szeryng) 1918年9月22日出生于波兰Żelazowa Wala。谢林七岁起学习小提琴,两年后就在胡贝尔曼 (Bronisław Huberman) 面前演奏门德尔松的协奏曲。胡贝尔曼非常惊艳于谢林的天赋,安排他到柏林跟随卡尔·弗莱什学习,后来谢林成为弗莱什的学生当中成就最高的一位。1933年,以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作为其个人初登场之曲目,并进行巡欧演出。随后1933至1939年,他都在巴黎进修,除了跟随娜迪亚·布朗热学习作曲之外,法比学派的埃奈斯库和蒂博对谢林带来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持弓方面的改变相当大。(网摘,感谢原作者)
有意微信:fpc1962973064,可闲鱼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