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7793阅读
  • 89回复

对Naim器材架感兴趣的请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09-04-12

为克服隔断器材间的相互影响, 有些厂商将不同的层分开, 然后再架在一起. 中间由坚硬的部件接触.
这样一来, 向下的振动由机架支撑. 向上的振动由器材自重抵消一部分. [图片]


嗯,我喜欢这种,支持!
M88换贵族之声KT88和CV181-T后很有惊喜!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09-04-12

OK finally.
[图片]


请问这是成品吗?
M88换贵族之声KT88和CV181-T后很有惊喜!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09-04-12
非常喜欢这款器材架,信价比一定很高,报名算我一个。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09-04-12

请问这是成品吗?


是. 近水楼台自己先用了.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09-04-12
Naim实现好声的要素是: 独立电源, 大力储备电流, 在线性失真前很远的区段工作, 竭力通过隔振/消振减少麦克风效应, 唯声定论.

专门设计的器材架是隔振/消振和保证器材水平所必须的东西.

按照一些铁杆迷的老外说法, 没用Naim器材架,不等于一套完整的Naim器材. 所以很多人不惜大价钱置办这套架子.

效果可想而知.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09-04-12
架子做好了?

我想来一套试试,好了,也推广推广,呵呵
享受生活,轻轻松松玩音响
玩音响,玩的就是电流和振动。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09-04-12
这架子需多少米。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09-04-13
经过仔细考虑所设计的器材架通常是三点独立支承
道理对但很多落地音箱都采用四点支承,做何解?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09-04-13

这架子需多少米。

同问!!!
喜欢就是一种态度,努力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感受生活!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09-04-15
一直对避振/隔振原理非常赞同. 但总觉得Naim的设计已经考虑了这点.比如202线路板松动安装.摇晃得厉害. 552干脆就是悬浮设计,搬起来里面听见碰撞的声音. Superline也是悬浮设计. 只有后级设计上考虑得稍微少一点,因为不太敏感.

所以对提高多少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我的器材552/300也够班了.

没想到安装好后第一感觉是线条更清晰,低音丰满了一些. (Naim的低音按照许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不够, 当你方真正的低音作品如管风琴时你才能觉得不是Naim的问题,而是平时听到的基本上都是夸张的低音).

对于这样级别的器材,还有提高,绝对是物有所值.

可能是我的喇叭Allae太小, 300控制得有点过头,密度太大, 播放CD   Rabin的Paganini24首Caprice觉得密得有点不习惯. 看样子音乐还是柔和一点的好. 从这点上说玩Naim到202/200已经非常好了.

对于稍微低端的Naim器材我想避振/隔振影响一定非常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