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74208阅读
  • 167回复

一些著名的重奏团(此帖我以前开在其它地方,现在逐步转移过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80 发表于: 2010-03-17
维也纳柏林木管五重奏(ENSEMBLE WIEN-BERLIN)
  
    
“维也纳柏林木管五重奏”是由五位在现今古典乐坛中,名气最响亮且技艺最高超的顶尖音乐家所组成,他们个个是能独当一面的管乐界权威与大师级人物。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要算是曾经来台举行独奏会的长笛家舒兹、竖笛家莱斯特、双簧管雪伦伯格三位巨星,另外还包括了法国号侯内及低音管涂高维克两位名家。这个超强组合的实力也认为现今乐坛排名第一的团体来自维也纳爱乐和柏林爱乐,“维也纳柏林木管五重奏”木管五重奏的成员各出身于这两大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级乐团,这五位管乐界的权威,其精湛的技艺与木管乐器特有的亮丽音色互相辉映,最能营造出温暖动人的室内乐气氛。从该团一九八三年于维也纳举行首演开始,“维也纳柏林木管五重奏”即成为当地评论眼中大师级精彩表演的代名词。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81 发表于: 2010-03-17
维也纳柏林木管五重奏演奏的弗朗茨·但齐和弗朗茨·拉赫纳的作品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82 发表于: 2010-03-17
Stamic Quartet 史塔米克弦乐四重奏 

史塔米克是捷克一支在国内外均甚受欢迎的四重奏,1985年成立于布拉格,以捷克早期作曲家史塔米克为名,是相当年轻而有活力的组合。四位乐手的经验都非常丰富:赖西那(VladimirLeixner)、考库拉(JosefKekla)、莫陶西克(BohuelavMatousek)等皆曾是杜李索尔四重奏(DolezalQuartet)的团员,赖西那曾在此团长达17年,考库拉曾有12年,莫陶西克也有8年的乐团经验。在1985年时他们请到一位中提琴皮罗斯卡(JanPeruska),并取了一个新名字,就是现在的史塔米克弦乐四重奏。史塔米克是捷克一位音乐家的名字,他出生于1717年也是曼翰乐派(MannheimSchool)的创始者,对于衔接巴洛克和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发展帮助匪浅。而这个乐团的两位小提琴手便是来自史塔米克的出生地一布劳德(HavlickvBrod),为了不辜负这个团名所代表的意义,因此他们努力的方向之一便是发掘古老而被遗忘的捷克音乐。例如,作曲家阮尼考(PavelVranicky)、史塔米克、李查尔(AntoninRejcha)、米卡(FranlisekAntoninMica)等人的作品。 

史塔米克弦乐四重奏常受邀至欧洲各国演奏,例如英国、爱尔兰、奥国、瑞士、德国等等。他们经常为捷克电台、BBC、苏黎士电台及伯恩(Bern)科隆(Koln)等地的电台录音,更与捷克电视台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他们曾获欧洲广播联盟所主办的四重奏大赛的首奖,以及1986年9月萨尔斯堡大赛的冠军,该大赛的特色就是有实况的立即转播传送至欧洲各国,也就是从该比赛场地以无线广播的方式让爱乐者能马上欣赏到他们的音乐,甚至美国和加拿大都可以接收到该广播。1987年他们又在捷克室内乐协会所办的比赛中荣获第一名,他们演奏的乐曲也包括了各国作曲家的重要曲目。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83 发表于: 2010-03-17
史塔米克弦乐四重奏演奏的弗拉尼茨基的作品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84 发表于: 2010-03-17
维也纳演奏厅四重奏(Vienna Konzerthaus Quartet)


维也纳演奏厅四重奏以兼具力度和纤细诠释闻名于欧洲的室内乐团,创立于1934年,团员皆为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成员,亦皆毕业于维也纳国立音乐院。从1937年起,他们每年都在 Wiener Konzerthaus Gesellschaft举行六到八场的音乐会,然后再把相同的曲目带到萨尔兹堡、林滋及Graz等地,1946年起他们更在德国、端士、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爱尔兰、意大利和匈牙利境内反复旅行演出;维也纳演奏厅四重奏的成员包括:Anton Kamper(1st violin) 、Karl Maria Titze(2nd violin) 、Erich Weiss(viola) 、Franz Kwarda(cello) 等四人。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85 发表于: 2010-03-17
维也纳演奏厅四重奏他们演奏的舒伯特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86 发表于: 2010-03-17
贝多芬四重奏组(Beethoven Quartet)



几乎首演了老肖的所有弦乐四重奏,因此他们的唱片就象稀世珍宝一样难寻,捷克一家唱片就有他们的这个版本。而肖斯塔科维奇四重奏组全部由清一色的俄罗斯演奏家组成,演绎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自然驾轻就熟,有他们演绎的肖斯塔科维奇弦乐四重奏全集,一点也不比鲍罗丁版的差到哪里去,可以说也是一个演、录俱佳的优秀版本,只可惜市面上不太好找。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87 发表于: 2010-03-17
5碟套装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88 发表于: 2010-03-17
阿梅斯钢琴四重奏团(The Ames Piano Quartet)

阿梅斯的团员为小提琴家Mahlon Darlington、中提琴家Laurence Burkhalter、大提琴家George Work、钢琴家William David四人。此团于1976年成立,以爱荷华州立大学为主要基地,是音乐界少数常态性的钢琴四重奏乐团。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只看该作者 89 发表于: 2010-03-17
音乐史上室内乐固然相当多,但是录音好的却不多,虽然编制小,录起来容易,但就是难以遇到整体音乐表现能够过关的超级发烧录音,而这张Dorian的录音则是另外一个成功的例子。
硬件是基础,软件发展才是硬道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